说学情模板:
小班的幼儿处在具体行动思维阶段,认识活动往往依靠动作和行动来进行。这一阶段幼儿的认识特点是先做再想,而不能想好了再做。认识活动主要是无意性的,喜欢色彩鲜艳、活动化的对象。小班的幼儿情绪很不稳定,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要保证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氛围中活动。我设计的___________活动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游戏和动手操作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中班的幼儿活泼好动,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必须借助物体的具体形象。这一阶段的幼儿好模仿,好奇心、求知欲强,喜欢与同伴交往。我设计的_______活动给幼儿提供了大量的感性材料,有利于积累和丰富幼儿的表象,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尊重幼儿作为学习主体的经验和体验,尊重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引导他们在与环境的积极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
大班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性为主,但是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也开始萌芽。这一阶段的幼儿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好学好问,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强。同时,也能够通过同伴间的合作完成更艰难和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享受成功的满足。幼儿在中班(或之前)已经学过_______,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本节课采用了游戏化教学的形式,使幼儿通过真实而有意义的活动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获得完整的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从幼儿身边最熟悉的事物出发”是瑞吉欧教育理念之一,所以在开展活动之前要先了解幼儿的特点。中班幼儿处在学前教育承上启下的的阶段,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更加好奇好问,对大自然发生浓厚的兴趣,喜欢问“为什么”,“是什么”。 他们总是在对周围世界不知疲倦地探索着。正是这种好奇心与探究欲驱动着孩子们的去认识。同时,中班孩子喜欢探究新的事物,也容易对新的事物产生的恐惧心理,往往来源于对事物的不正确认识。由于缺乏知识或经验不足。所以需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恰当、巧妙地引导幼儿了解事物。开展活动要以他们的日常生活为基础,贴近幼儿自身的经验进行自然而然的引发,层层深入开展活动。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我们要细致地观察、倾听幼儿的言行,及时捕捉他们的兴趣点。我们鼓励他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从不同角度出发,通过各种手段来发现问题。
三、活动方法
(一)内容
1.为完成本本活动的目标和内容所采用的活动方法及理论依据——是什么,为什么
2.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讲清重点、突破难点和抓住关键——怎么做
3.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以及采用什么方法、怎样创造条件使幼儿能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
(二)通用版活动方法
1、游戏法
游戏法是指教师采用游戏或以游戏的口吻进行教育教学方法,它体现学前儿童教学活动的显著特征,是学前教育机构教学活动的主要方法。
运用游戏法时应注意:
(1)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任务、内容设计合适的游戏化教学模式,常用于集体教学中的游戏有语教学中的听说游戏,艺术教学中的音乐游戏,健康领域的体育游戏,科学活动中的认知小游戏等,其目的在于以游戏的方式让儿童积极参与,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这种形式可以组织全体儿童进行,也可以以小组或个别儿童的活动。
(2)教学活动中采用游戏法是指游戏化的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游戏的场景,采用游戏口吻教学,以便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他与平时的游戏活动是有区别的,平时的游戏活动主要目的是儿童自主参与获得快乐,不特别强调完成一定的教学目的。
(3)在教学中,各年龄运用游戏化教学的比重应该有所不同,年龄较小,宜多采用游戏法,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丰富、语言和智力的发展,可以适当减少游戏法的比重,综合运用多种方法。
2、直观法
直观法师一种让幼儿直接感知认识对象的方法。演示、示范、运用范例属于直观法,直观法是符合学前儿童思维特点,符合直观性原则,是儿童教育教学中常用的方法。
演示是教师通过向儿童展示各种食物或直观教具,引导儿童按照一定的顺序注意物体的各个方面和各种特征,使他们获得对某一事物或现象较完整的感性材料。在科学活动,语言活动中较常使用演示法,如认识小动物,老师一般会先出示实物引导儿童观察,大班也可通过出示动物图卡引出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开展教学。
示范或范例是教师通过自己的或儿童的动作、语言、声音,或已经过选择的图画、剪纸和典型事例,儿童提供模仿的对象,是儿童模仿学习必要的方法。如在艺术教学中,教师范唱、范画、舞蹈动作示范,在体育教学中体操动作示范,在语言教学中的教师或家长示范讲述故事、示范朗诵儿歌,通过示范,引导儿童模仿成人的声音,语调讲述。
3、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儿童在教师或成人指导下,有目的的感知客观事物的过程和儿童自发的观察过程。观察法是儿童认识周围世界,取得直观经验的重要途径,是儿童教学活动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