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如何提升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性?
第十章 区域活动答案
一、 填空题:
1、 学习性区域活动、游戏性区域活动
2、 发展目标
3、 目标内容、材料提供
4、 促进幼儿发展
5、 针对性观察、过程性观察
6、幼儿全面发展、主题活动目标
7、活动区目标、主题活动
8、5-7
二、 选择题
1、D 2、B 3、A 4、D 5、D 6、B 7、B
三、 判断题:1、√ 2、√ 3、√ 4、× 5、√ 6、× 7、×
四、名词解释
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又称为“活动区”或者“区域游戏”,是指利用活动室、睡眠室、走廊及室外场地来设置各种区角,依据教育目标、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要以及主题活动发展进程,在各区角投放一定的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选择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的小组化、个体化教育活动的一种形式。
五、简答题:
2、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原则有哪些?
答:1)目的性
2)时宜性
3)丰富性
4)层析性
5)操作性
六、论述题:
1、在指导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中,时常可以看到幼儿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困难:
若碰到例一,甜甜碰到了自己的力量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师应当适时抓住时机给以个别帮助,可以问她:“需要老师帮助吗?”或者“我来吧!”从而将一次快要终止的操作活动进行了下去,重新成为了幼儿有兴趣并努力尝试的活动。
若碰到例二,冰冰这不小心的行为,将引来的一场幼儿之间的纠纷。教师应当适时抓住时机给以个别帮助,对大伙儿说:“是啊,真可惜,冰冰是不小心,那就当作是一场地震吧!”
老师的机智,缓解了僵局,在转换话题中又自然拓宽了游戏的主题。
2、(一)、创设良好的区域环境:
区域活动的环境创设要根据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的具体要求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做整体的安排,应从幼儿的水平和发展需求出发,要让幼儿做主,让幼儿成为区域的主人,由幼儿决定怎样布置是否直接影响他们自由交谈展开的程度。在区域环境的创设中既要考虑到幼儿之间能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又要注意彼此之间互不干扰,从而使幼儿能专注投入某一活动,充满自信的探索问题。
(二)、合理投放活动区材料,促进幼儿主动参与
区域活动中,材料是幼儿活动的对象,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经验、能力和需要相适应的材料,能激起幼儿对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主动观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