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身显神采,腿姿显风度,距离可以美化一切。
5)人际的距离:
是人体的空间定位,显示人际关系的亲疏,也是人际关系密切程度的尺码:
亲密区:0-60厘米;
熟人区:60-90厘米;
社交区:90厘米-2米;
讲演区:2米-8米。
4.语言:
(1)激情:教师的语言魅力主要在于要有"激情"。"言为心声" ;
(2)风趣:说话清楚有力,生动风趣,思路清晰;
(3)规范:"非礼勿言",要准确、形象、生动、清新、文雅、文明、纯洁,避免语言不当,切忌粗鲁、尖酸、刻薄。
(4)语言使用"十戒":
一戒语苛训人 ; 二戒教条盈耳 ;
三戒粗言秽语; 四戒方言土语;
五戒语病时出 ; 六戒口语过多 ;
七戒喋喋不休 ; 八戒大呼小叫;
九戒不合实际 ; 十戒离题闲扯。
思考后立即行动
1.请你身边的同事帮你检测一下,看看你的仪表是否存在问题?立即纠正!
2.用不同的力度和身边的朋友(同事)握手,让他(她)谈谈与你握手的觉。
3.记住周总理的"容止格言":
"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
每天早上上班之前对照检查一边,坚持一个月!
4.记住教师"语言十戒",看看你容易犯哪几项错误?
展示一丝不苟的仪容仪表
案例:
一所名气很大的幼儿园老师上门家访,结果引出了转学风波,怎么回事呢?原来,幼儿园老师上门家访后,她前脚离开,后脚家长就向园长打电话,"我们一定要转园!"孩子的妈妈、奶奶斩钉截铁地说。
园长想不通了,别人抢着要求进园,这家人却强烈要求退园,一问原因才知道,家长的理由是来家访的女老师穿着吊带背心,还是露脐装!他们无法放心将小宝宝交给这样的老师。
家长为什么要转园?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成功,从一丝不苟的仪容仪表开始。礼仪是从端正容貌和服饰开始的。仪容,通常指人的容貌外观;仪表,指人的综合外表,包括形体、服饰、风度等等。仪容仪表要做到自然美、修饰美和内在美的统一。
合作探究:
前后桌四个同学一组,小组同学互相观察,指出每位同学在仪容仪表上的优点和不足,共同探讨有关仪容仪表的具体要求。
被评者优点不足仪容仪表的相关要求
同学A
同学B
同学C
同学D
我们对仪容的修饰要、扬长避短,要整洁,卫生、美观。仪表,可通过发型选择、着装打扮等来修饰。仪表修饰要"适合身体",符合自己的年龄、容貌、肤色、身材和身份;要"适应场合",与活动场合的气氛、环境相协调;要"整体协调",展现出整体风采;要"适度",把握分寸,自然合宜。
整洁、得体、美观、高雅的仪容仪表,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而且会为我们赢得尊重、好感和成功;脏乱、不当、丑陋、俗气的仪容仪表,带给我们的只能是轻视、反感和失败。
合作探究:
作为一位幼儿教师,应如何穿着打扮?
作为一位幼儿教师,着装应活泼大方,大小得体,便于活动,颜色鲜艳,不同场合穿不同服装,给孩子以美的熏陶。日常着装柔和、大方、典雅,以色彩柔和淡素职业装为佳;上岗时穿轻便、色彩艳丽休闲装或娃娃服;并配以不同的鞋子;上班时间不穿脱鞋,赤脚;当班时间穿平底鞋。日常服装五忌:忌露、忌透 、忌紧、忌异、忌乱。
仪容要求:精神饱满,健康向上,充满活力。日常生活化妆要求自然、大方、淡雅,与肤色衣服相匹配;杜绝浓妆艳抹,使用有刺激性味道的化妆品;工作时间将长发束起,不披头散发;额前头发不可过长,挡住视线。
作为一位幼儿教师,仪容仪表要端庄、整洁。具体要求:
(1)头发:经常清洗,保持清洁;头发不能太短;发型: 注意色、形、饰的协调和搭配;工作时间将长发束起,不披头散发;额前头发不可过长,挡住视线。
(2)指甲
(3)幼儿教师化妆要求自然、大方、淡雅,与肤色衣服相匹配;应给人淡雅健康的印象,不能浓妆艳抹,不宜用香味浓烈的香水。
2.服饰
名言
衣裳是文化的表征,是思想的形像。--郭沫若
教师的服饰在第一印象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无"规则:无异物、无异味、无异服
(1)衣服:教师的衣服要美观大方、朴素典雅,不要奇特古怪、艳丽花俏,要适合自己的体型、年龄、性格、场合等;西服(套装):"三色原则";日常服装五忌:忌露、忌透 、忌紧、忌异、忌乱。
(2)鞋子:上班时间不穿脱鞋,赤脚;当班时间穿平底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