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上班之前对照检查一边,坚持一个月!
4.记住教师"语言十戒",看看你容易犯哪几项错误?
第二节:师德篇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目标;师德,是做老师的基本准则。俗话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在当今社会,愈来愈多强调师德。一个老师的道德意识,在很多时候,也许比知识更重要。一名老师,首先讲的不是智商有多高,排在首位的,应当是道德。"德高为范,学高为师!"
链接:范跑跑事件:范跑跑,原名范美忠,四川省隆昌市人,1997年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任职于四川省都江堰光亚学校。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时任光亚学校教师并正在课堂讲课的范美忠先于学生逃生,随后他在网上发文透露此事,引起互联网及平面媒体的报道与社会关注,以及针对道德、师德、诚实、伦理、法律等一系列问题的广泛争议与讨论。
案例:
201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张丽莉,女,28岁。从哈尔滨师范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任初三(3)班班主任。
2012年5月8日,放学时分,张丽莉在路旁疏导学生。一辆停在路旁的客车,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时刻,张丽莉向前一扑,将车前的学生用力推到一边,自己却被撞倒了。
车轮从张丽莉的大腿辗压过去,肉都翻卷起来,路面满是鲜血,惨不忍睹。被轧伤后她有时清醒有时昏迷,在送医院的途中,还对大家说:要先救学生。昏迷多天后,张丽莉醒来的第一句话是:"那几个孩子没事吧!"
经过抢救,张丽莉被迫高位截肢。她的亲人和医护人员都不敢想象她知道真相的后果会是怎样,但张丽莉很快接受了事实,还反过来安慰父亲说:"当时车祸的场景我还记得,很幸运,如果车轮从我的头碾过去,你们就看不到我了,我救了学生,也保住了命,今后一定会幸福的。"
有人问张丽莉,"你后悔吗?"她回答:"不后悔。这样做是我的本能。我已经28岁了,我已和父母度过28年的快乐时光。那些孩子还小,他们的快乐人生刚刚开始。"
思考:同样是老师,面对危险时,为什么范跑跑和张丽莉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小学、初中、高中等都有一个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但幼儿园没有。幼儿园最主要的工作不是教幼儿多少字、多少数,而完全是智力的开发、情商的培养,是为以后的学习打基础的。所以一名好的幼师,首先应该爱孩子,要有高尚的道德,要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而不仅仅是来完成任务的。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师德显得尤为重要!幼儿期是形象记忆、好模仿时期。同伴、成人的一言一行,对于他们都是新奇的,并且会有意无意的去模仿。尤其幼儿在4-6岁时,权威对象从父母逐渐转移到老师身上,对于老师的一举一动都相当崇拜。所以幼儿教师更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一个好的榜样,才是成功的开始。
一、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小故事:正人先正己
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有一位女士养了一只珍贵的鹦鹉。这只鹦鹉非常美丽,可是它却有一个坏毛病:经常咳嗽且声音沙哑难听,好象喉咙里塞满了令人作呕的痰。女主人十分焦虑,急忙带它去看兽医,生怕它患上了什么呼吸系统的怪病。检查结果证明,鹦鹉完全健康,根本没有任何毛病。女主人急忙问起为什么鹦鹉会发出那难听的咳嗽声,医生回答说:"俗话说,鹦鹉学舌。它之所以发出咳嗽声一定是因为它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你们家一定有人经常咳嗽,是吗?"
这时,女主人有些不好意思了。原来,她自己有抽烟的习惯,所以经常咳嗽,鹦鹉只不过是惟妙惟肖地把女主人的咳嗽声模仿出来而已。
这则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给我们什么启发?
"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教师道德水平高了,学生自然会"有样学样"。如果教师总是面带微笑,孩子一定也会开心;如果教师总是关心别人,孩子一定也会乐于助人;如果教师总是说话算话,孩子一定不会说谎。
作为一位教师,必须模范遵守社会公德,作风正派,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二、热爱幼儿,尊重幼儿。
案例:
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
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