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提高幼儿教师职业道德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当学生对老师产生亲近、热爱、崇敬之情感时,教师的传道授业便能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学生的心田,潜移默化的铸造学生的灵魂。这样的教师才是成功的教师。而要达到这种程度,必须时刻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对照和要求自己。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一个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合格的人民教师。
那么,新时期如何提高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呢?
一、日日知非,日日改过---------省察克治
案例:
美国建国期间的伟人富兰克林有个习惯,即每天晚上都把一天的情形重新回想一遍。富兰克林发现自己在13个方面存在缺点,有待改进。于是,他一周选出一项缺点来改正,并把每一天的改过记录下来。到下周,他再战胜另外一个坏习惯。富兰克林的这种做法坚持了两年多。结果,他成为18世纪美国的著名实业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和思想家。
问题:富兰克林的做法,对我们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有什么启发?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现实中我们总会在这方面或那方面存在不足,总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些不足与过错并不防碍我们去追求完美。为了做最好的自己,我们应该不断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及时改正。在职业道德养成中,这种生活智慧就是省察克治。
我们在掌握了道德知识的同时,应该自觉解剖自己,像"洗脸"和"扫地"一样,每天"三省吾身",经常打扫和清洁自己身上的不良念头和习惯,不断抵制和消除外在各种诱惑的侵蚀,保持良好的品行。一个人要完善其德行,必须在"省察克治"上下功夫。
职业道德养成中的"省察",就是对照职业道德规范不断地反省检查自身,找出自己思想和行为中的不足。"克治",是在发现自己不足的基础上努力对其克服与修正,以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与职业习惯。
案例:
某公司每天晚上下班后要求员工思考四个问题,并交流心得:
(1)今天我对自己最满意的表现是什么?
(2)今天我的工作有失误吗?
(3)我的失误给公司、顾客及给自己带来了什么影响?
(4)明天我会在哪些地方有所改进?
问题:材料中某公司的做法给我们什么启示?
省察克治能够帮助我们提高道德境界。它首先能够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防止错误再犯,使我们成为一个聪明的人。其次还能促进我们道德进步,使我们成为一个更完善的人。只有发现不足,并努力改正,我们才会在道德上有所进步。
作为学前专业的学生,要做到省察克治,首先要学会省察。一是要积极了解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二是要严格按照这些要求反省自身,发现自身的优点与不足。要发现自身的不足,就应该正确对待批评和开展自我批评。
链接:
对于别人的批评,应虚怀若谷,从善如流,大度容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抱"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正确态度,虚心接受,果断改正。"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自我批评,就是要有的放矢地进行自我分析和自我解剖。其实质就是,遇到问题要多从自己方面找原因,对自己没有履行道德、义务的行为进行自我内心谴责,产生内疚、悔恨和改正的心情。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关键在于采取什么态度去对待自己的错误。遮掩搪塞、文过饰非,讳疾忌医,是不可能求得道德上的进步的;自暴自弃、自我欺骗甚至嫉贤妒能则可能导致道德上的堕落。正确的态度是勇于自我批评,公开承认,知过就改。"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这是道德修养中的传统美德,也是勇于自我批评的良好结果。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过:对可耻的行为的追悔是对生命的拯救。和自己的内心进行斗争是难堪的,但这种胜利则标志着自己是深思熟虑的成熟的人。
要做到省察克治,还要勇于改过与善于改过。生活中,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错误不知道改正,或拒绝改正,或同样的错误一次又一次地重犯。在这个意义上,过而不改才是真正的错误。所以,我们要有"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的勇气与精神。通过日积月累的省察克治,我们就会变得越来越好,最终成为一个优秀的职业工作者。
回顾我们的一天:
早晨:6点起床,早操,吃饭或者睡回笼觉
7点50分,进教室-早读
8点-12点,上课;课堂上呢?听课或者睡觉、玩手机、聊天。。。
中午:12点-14点,吃饭,睡觉
下午:14点-17点,上课;课堂上呢?重复上午的活动
17点-19点,聊天、社团活动、吃饭、少部分人看书。。。
晚上:19点-21点,晚自习,重复上午下午的活动
21点-22点,玩,吃饭
22点-次日6点,晚休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我们又得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