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法、口语表达能力 由简单→复杂的复合句子都能表达;eg:因为。。。所以。。。;如果。。。那么。。。
二、幼儿的认知发展
(一)感知觉与观察:颜色
空间
时间(感知)
观察:受干扰、才能持久
(二)记忆(概念、特点)
记忆---过去经验在头脑中的保持和重现。
幼儿记忆的特点:①无意的
②形象记忆的多,抽象记忆的少
③机械记忆为主
(三)思维(概念、三种水平)
思维--是对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幼儿思维的三种水平:①动作思维②具体形象思维③抽象思维。
Eg:小男孩打架: 手、脚踢打→模仿超人的动作→不再用动作,而是用语言、数字(不要再惹我,否则我会使劲踢你,巴掌打你三次的哦!)
(四)幼儿的想象发展(概念、 特点)
想象--是指人脑对感知到的事物的形象加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幼儿想象的特点:①主题易变,不能长时间想象同一个主题。
②想象夸张、与现实混淆。
③以再生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开始发展。eg:玩过家家(你来做爸爸啊,我来做妈妈啊,我们一起来啊来玩过家家啊。。。)。
三、幼儿的情绪与情感发展
(一)情绪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
(二)幼儿情绪与情感特点:①丰富
②外显:高兴就笑,害怕就哭
③控制力差
四、幼儿的个性与社会发展 (客家人的个性:没有梅县人写(文化之乡)不成,没有兴宁人骂(能言善道)不成,没有五华人打(性格硬直)不成。
(一)个性的发展
1、自我意识: 自我评价 自我情绪体验 自我控制能力
2、性格
特点:①好奇心强 ②独立性不断发展 ③坚持性不断提高
(二)社会性的发展
1、同伴交往:群体活动逐渐增多
2、社会行为: 与人合作、惹人喜欢;顽皮、反抗、不合作
3、性别 :理解和接受性别
第三节 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遗传和生理成熟(了解概念)
㈠遗传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
㈡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为儿童的个别差异提供了最初的可能性。
㈢生理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心理发展。
二、环境(了解概念)
(一)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Eg:印度、狼孩的故事
(二)环境制约个体心理发展的水平和方向。
三、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一)环境影响着遗传物质的变化和生理成熟。
(二)遗传素质及生理发展制约着环境对个体心理的影响。
第四节 教育与幼儿心理发展
一、教育的主导作用(有三个方面) 见P21-P22
1、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活动。
2、教育是--根据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施教的活动。
3、教育是--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与家庭、环境相协调的活动
二、早期教育(概念)--一般指从出生到小学前的教育。
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和教育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三、幼儿教育的原则
(一)热爱与尊重幼儿
(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三)面向全体,因人施教
(四)保教合一
(五)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
本章作业
1、心理发展的含义?
2 、心理发展的过程是怎样的?
3、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是怎样的?
4、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5、幼儿教育的原则是什么?
6、见p24 讨论题 第9条
教学后记
通过本章知识的学习,发现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虽然抽象的理论知识较多,但学生能紧跟老师的思维来参与学习、讨论;从作业情况来看,学生基本上对知识点把握较好,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第三章 学习与幼儿心理发展
教学目的
1、了解学习活动的一般概述及学习的基本理论
2、掌握幼儿学习与幼儿身心发展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的基本理论
难点:学习与幼儿身心发展的关系
教学方法:讨论、讲授、比较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1 幼儿心理发展有哪些特点?
2 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二)新课内容
第一节 学习活动的一般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