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8)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12月23日 20:21:02

  三四阶段动作协调准确(完善化、自动化)

  第四节    促进动作技能形成的体育措施

  一、保教合一,科学养育幼儿。

  二、创设条件,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结合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

  本章作业:有人认为,尽管幼儿缺少运动,但他们在身高、体重、认知等方面仍会有增长,有没有运动,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并不太重要。你对这种说法有什么评价?

  教学后记:本章知识不作重点,其知识易于理解,学生学习难度不大,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轻松,列举事例较多,学生兴趣所在,教学效果较好。

  第六章幼儿认知能力的形成规律与智育

  教学目的

  1、明确"认知、智力、知识、智育"几个关键词的概念。

  2、掌握幼儿形成认知能力的过程。

  3、掌握智商的心理依据和有效措施。

  教学重难点

  幼儿形成认知能力的过程及智育的心理依据有效措施。

  教学方法:讲、论结合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运动技能对幼儿具有什么作用?

  (二)新课内容(出示预习提纲)

  1、认知的概念?

  2、皮亚杰把儿童认知的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3、在幼儿阶段,智育的目标是什么?

  4、幼儿形成认知能力的过程怎样?

  5、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在教学上,怎样才能让学生不至于遗忘?

  6、对幼儿进行智力的培养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7、幼儿注意力缺失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如果幼儿有这方面的表现,你应该给予什么建议,可通过哪些方法治疗?

  (三)讲授过程

  1、认知------是人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认识活动。

  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言语、创造性问题解决等过程。

  2、皮亚杰把儿童认知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

  A、感知运动阶段(0~2岁)

  B、前运算阶段(2~7岁)

  C、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D、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3、在幼儿阶段,智商的目标是:发展幼儿的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

  4、幼儿形成认知能力的过程(简单来说归纳为三个环节):(对知识的)领会→巩固→应用

  5、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那么,根据这个规律,防止遗忘的方法是取决于正确的复习。而复习的方法可通过如下途径:A、.及时复习,经常复习;B、正确分配学习时间;C、复习方法应多样化;D、反复地阅读和尝试重现相结合。

  6、对幼儿的智力的培养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有效措施有:A、培养幼儿的求知兴趣

  B、培养幼儿的感知观察力

  C、培养幼儿注意力

  D、培养幼儿忘记力

  E、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

  7、幼儿注意力缺失的主要表现--注意不稳定、易转移

  方法:发展幼儿注意的稳定性、有意性,具体措施如:

  A、学习活动多样,内容丰富;

  B、学习内容的难易要适度;

  C、积极的思维活动能高度地集中注意力,所以提问的方式能调动幼儿思维的积极性,提高注意的有意性;

  D、建构良好的环境,消除分散注意的干扰因素,提高注意的效果。

  本章作业:预习提纲中的2、5、6、7条

  教学后记:

  本章知识点比较贴近学生的实际,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非常认真、仔细,课堂气氛较好,互动也较多;同时,教师也举了很多实例,例如:讲到感知觉时,我引用了"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讲到注意时,我提问了"人能否一目十行" ;讲到思维时,引用了"础润而知雨,月晕而知风"等实例,从而更好的让学生理解。从学生作业反馈情况来看,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是可以的。

  备注:

  由于时间问题,下列几章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自学!

  第七章幼儿社会规范的接受规律与德育

  第七章   幼儿认知能力的形成规律与智育

  教学目的

  1、明确"认知、智力、知识、智育"几个关键词的概念。

  2、掌握幼儿形成认知能力的过程。

  3、掌握智商的心理依据和有效措施。

  教学重难点

  幼儿形成认知能力的过程及智育的心理依据有效措施。

  教学方法:讲、论结合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识

  运动技能对幼儿具有什么作用?

  (二)   新课内容(出示预习提纲)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