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促进作用 eg:"狼孩"的例子来说明
本章作业
1、幼儿的学习具有特殊性表现在哪里?
2、学习基本理的论有那些?(用列表的形式)
3、"用进废退"含义?
4、学习的含义?、
教学后记
本章内容抽象的理论知识较多,就学生的理解能力来看,知识难度较大。作为教师要充分举些身边的实例来分析说明,同时运用比较的教学方法来对"学习的理论"进行比较,这样较容易让学生理解掌握理论的观点。通过4节课的教学下来,在学生积极的参与下,教学效果是可以的,学生作业做得也较好。就1-3章可进行考试。
本章第二节内容附表 学习基本理论(表格)
理论实验名称国家代表人物理论观点
联结学习理论经典性条件反射前苏联巴甫洛夫学习即某种刺激与某种反应之间建立联系、联结的过程,该过程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操作性条件反射美国斯金纳
认知学习理论早期顿悟学习理论德国苛勒强调学习的内部过程及认知结构的建立,强调个体的意识。
现代认知学习理论瑞士
美国皮亚杰、布鲁纳、奥苏伯尔
社会学习理论美国班杜拉人类的许多学习、尤其是社会行为方面的学习,不必事事亲身经历来获得直接经验,可以通过观察而获取替代性的间接经验。
第四章 幼儿游戏及其指导
教学目的
1 引导学生了解游戏的实质。
2 掌握幼儿游戏的特点、作用及种类。
3 明确如何对幼儿游戏进行有效指导。
教学重难点
重点:幼儿游戏的特点、作用、种类。
难点:如何对幼儿游戏进行有效指导。
教学方法:讲授、比较
教学课时:6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1、学习的含义?
2、幼儿学习具有特殊性表现在哪里?
(二)新课内容
第一节 游戏的实质
一、游戏的概念
游戏--是幼儿运用一定的知识和语言,借助各种物品,通过身体的运动和心智活动,反映并探索周围世界的一种活动。
二、国外关于幼儿游戏的理论(连线题出处)
1、剩余精力说--英 哲学家 斯宾塞
2、练习说或生活准备说--德 生物学家 格罗斯
3、游戏欲望说--荷兰 生物学家 拜登代克
4、复演说--美 心理学家 霍尔
5、社会情感表现说--奥地利 心理学家 弗洛伊德
6、认知动力说--瑞士 心理学家 皮亚杰
7、社会性活动说--前苏联 心理学家 维果斯基
三、中国关于幼儿游戏的理论
陶行知、陈鹤琴、朱智贤等
认为:游戏是适合幼儿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方式,也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一种最好的活动方式。
表现在:1、游戏具有社会性,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种初级模拟形式,反映了儿童周围
的社会生活。
2、游戏是想象与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结合,它不是社会生活的简单翻板,而是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
3、游戏是幼儿有意识、有目的、主动参与的、且伴有愉悦体验的活动。
第二节 幼儿游戏的特点与作用
一、幼儿游戏的特点
1、自由性(自主自愿、出于兴趣和愿望)
2、趣味性(本身固有属性、不同于劳动)
3、虚构性(虚构性=假想性,以模仿为基础,不受条件限制)
4、社会性(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有目的、有意识,体现社会文化差异)
5、实践性(具体、特殊的实践活动)
二、幼儿游戏的作用
1、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
2、巩固和丰富幼儿的知识,促进幼儿智力和言语的发展。
3、游戏促进幼儿良好的行为品质的形成。
4、促进幼儿美感和美的创造力的发展。
5、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第三节 幼儿游戏的种类
△根据游戏的教育作用和特点划分,游戏的种类有:创造性游戏
有规则的游戏
幼儿游戏:1、创造性游戏:角色游戏 结构游戏 表演游戏(特点 作用 通过例子帮助学生理解)
2、有规则的游戏:智力游戏(提高学习兴趣) 体育游戏(增进体格发展) 音乐游戏(自怡作用)
第四节 幼儿游戏的有效指导
△游戏的一般指导方法--1、准备工作 2、游戏中的观察 3、教师介入游戏
一、方法:1、准备工作(准备时、地、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