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押题试卷(7-15)(15)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10月12日 10:52:36

11.D【解析】学前教育目标是学前教育阶段的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学前儿童阶段的具体化。
12.C【解析】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证明了成熟的作用。
13.D【解析】幼儿教师具有多重角色,其作用贯穿于儿童一日生活始终。
14.A【解析】无意注意是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15.D【解析】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16.C【解析】爱心是教育幼儿的前提。
17.D【解析】电话联系是家园联系中最快捷、最灵活的方式。
18.B【解析】幼儿的分配能力差,主要是由于知识经验不足,掌握的熟练动作少,3岁幼儿 自己活动时,来不及关心别人,所以只能单独玩。
19.C【解析】幼儿行动的动机往往是直接动机,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动机和目的的关系是一 致的。
20.A【解析】由于幼儿只能辨别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方位。
二、名词解释
1.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察觉,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 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们关系的认识。
2.表象是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再现的形象。
3.广义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主要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教育;狭义的学前儿童的 家庭教育,则指的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主要是父母或其他长辈)对学前儿童进行的教 育和施加的影响。
4. 发现学习是指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并解 决问题,从而使学生获得相应知识。
5. 教育行政诉讼是指教育行政管理相对人认为教育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 益,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给予法律救济,并由人民法院对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和裁判的 诉讼救济活动。
6形象记忆是指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三、简答题(答案要点)
1.(1)提倡适合国情的中国化幼儿教育; (2)反对死教育,提倡活教育; (3)提出幼儿园课程理论; (4)重视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 (5)提出整个教学法。
2.(1)幼儿园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 (2)幼儿园为家长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3.(1)成熟; (2)经验; (3)社会环境; (4)平衡化。
4.(1)个性的独特性; (2)个性的整体性; (3)个性的稳定性; (4)个性的社会性。
四、论述题(答案要点)
1.(1)儿童是人,具有与成年人一样的人的一切基本 fc1 权益,具有独立的人格; (2)儿童是一个全方位不断发展的整体的人,应尊重并满足儿童各种发展的需要; (3)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性; (4)儿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在适当的环境和教育的条件下,应最大限度地发展儿童的 潜力; (5)儿童具有主观能动性;
(6)男女平等,不同性别的儿童应享有均等的机会和相同的权益,受到平等的对待。 2.(1)观察了解幼儿,依据国家规定的幼儿园课程标准,结合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制订 和执行教育工作计划,完成教育任务; (2)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和做好卫 生保健工作; (3)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了解幼儿家庭的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共 同配合完成教育任务; (4)参加业务学习和幼儿教育研究活动; (5)定期向园长汇报,接受其检查和指导。
五、案例分析(答案要点)
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方式是影响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的根本原因。在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中, 应特别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鼓励支持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给孩子发展的空间,培养其独立性; 2.给孩子创造交往的机会,并给他们充分的自由,培养和发展孩子的创造性; 3.让孩子懂得行为界限,了解行为规范,要让孩子知道行为的限度,养成规则意识;

教师招聘考试押题试卷(六)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福禄贝尔被誉为“幼儿园之父” 。
2.D【解析】幼儿园在整个幼儿教育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
3.A【解析】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所确定的保护儿童的基本原则不包括无差 别原则。 4.A【解析】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 14 条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 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 一些学校随意开除学生或勒令未成年学生退学的行为, 就侵犯了未成 年学生的受教育权。
5.C【解析】顺向迁移即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
6.C【解析】接受学习是指在教学中,强调学生通过教师的直接传授的来获得知识。
7.B【解析】桑代克提出共同要素说,认为迁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需要共同的要素。
8.A【解析】幼儿的情绪冲动性常常表现在用过激的动作和行动表现自己的情绪。
9.C【解析】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儿童的作品去了解儿童的心理。
10.C【解析】儿童在心理发展的转折期会表现出各种反抗或执拗现象。
11.B【解析】这句话体现了教师的崇高的职业道德。
12.D【解析】5~6 个月的婴儿能抓住物体。
13.B【解析】个体身心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 fc1 ��点的出现 也具有一定的顺序,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违背这个顺序。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