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幼儿学习的内容主要是一些简单的、较低级的经验和感性知识,这说明幼儿的学习具有( )
A.直观性 B.具体性 C.初浅性 D.细致性
13.一位新入园的儿童问老师:“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老师最好的回答应是( )
A.“老师不知道。”
B.“你现在很想念妈妈,是吗?妈妈4点半就来接你。”
C.“妈妈4点半就来接你。”
D.“妈妈马上就来接你。”
14.在幼儿的交往关系类型中,被拒绝型的幼儿主要表现出的特点是( )
A.社会交往的积极性很差
B.既漂亮又聪明,总是得到教师的特殊关照,鹤立鸡群
C.长相难看衣着陈旧,不爱干净
D.精力充沛,社会交往积极性很高,常有攻击行为
15.幼儿认为物体会浮是因为它想洗澡,球会从椅子上滚下去,是因为它不愿意呆在椅子上。这种判断是按( ) 进行的。
A.直接的逻辑 B.生活的逻辑 C.客观的逻辑 D.类比的逻辑
16. 通过呈现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是( )
A.强化物 B.正强化 C.负强化 D.惩罚
17.下列不属于按照制定教育政策的主体划分的是( )
A. 党的教育政策 B. 国家的教育政策 C. 社会团体的教育政策 D.基本政策
18.教师在向小班幼儿描述常规时应避免使用否定性的语句,这是由于( )
A.按规定不能用 B.小班幼儿年龄小,语言理解能力弱
C.可以用考试对学生进行评价 D.容易造成幼儿的逆反心理
19.对儿童身心影响最大的家庭因素是( )
A.家庭生活方式 B.家庭经济状况
C.家庭结构 D.家庭主要成员的文化程度
20. 3岁以后,儿童( )
A.个性萌芽 B.个性尚未发生
C.出现较稳定的个性特征 D.个性的独特性迅速发展,而稳定性发展缓慢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
1.无意注意 2.敏感期 3.学习动机
4. 教育政策 5.质的研究 6.近期目标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
1. 简述教育法律救济的意义。
2. 简述婴幼儿依恋的发展阶段。
3. 简述幼儿园教育活动应遵循的原则。
4.实施幼儿智育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2分,共24分
1. 试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2. 试述幼儿晚期的心理特点
五、案例分析(共14分)
学期过了一半,晨晨的新鲜感少了,他不再和以前一样兴奋。回到家,妈妈问他上小学好不好,他的回答是上学没意思,不能像幼儿园那样自由,不能经常画画,还要做作业,中午不能午睡。晨晨觉得还是上幼儿园好……
结合案例,谈谈应如何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
教师招聘考试押题试卷(十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 )
A.社会教育 B.家庭教育 C.职业教育 D.学校教育
2.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朱熹
3.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的发展。
A.教育规律 B.教育价值 C.教育现象 D.教育问题
4.下列不属于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标准的是( )
A. 动作发展正常 B. 认知活动积极 C. 情绪积极向上 D.道德发展良好
5.思维处在直觉思维阶段,思维和动作行为紧密联系,一旦动作停止或转移,思维活动也随之停止或转移。这是( ) 的思维特点。
A.托班幼儿 B.小班幼儿 C.中班幼儿 D.大班幼儿
6.促进幼儿心理发展最好的活动形式是( )
A.游戏 B.学习 C.劳动 D.交往
7.儿童对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多,而在同样情况下对另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少的现象是( )
A.探究性注意 B.定向性注意 C.选择性注意 D.状态性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