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想象的发展是幼儿创造思维发展的核心。
三、幼儿想象的主要特征
1. 按照想象的目的性和自觉性分,想象可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2. 按想象内容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想象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3. 想象有时和现实混淆。
四、怎样在活动中促进幼儿想象的发展
1.丰富幼儿的表象,发展幼儿的语言表现力;
2.在文学艺术等多种活动中,创造幼儿想象发展的条件;
3.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想象;
4在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训练,提高幼儿的想象力。
第五节 幼儿思维的发展
一、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是人认知的高级阶段。
二、思维的特点
间接性和概括性。
三、思维在幼儿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 思维是幼儿生活活动的基础;
2. 幼儿的思维发展标志着幼儿认识水平的提高;
3. 思维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幼儿情感、意志和社会性的发展。
四、幼儿思维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 直观行动思维;
2. 具体形象思维;
3. 抽象逻辑思维。
五、皮亚杰的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理论
(一)同化和顺应
同化是主体把客体纳入已有的图式(认知结构)中,使之丰富和加强以适应环境;
顺应则是在主体已有的图式不能同化客体时,通过调整原有图式或建立新图式来适应环境。
同化引起的是图式的量变,顺应则引起图式的质变。
(二)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三个: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化。
(三)皮亚杰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第一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
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2~7岁);
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第四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第六节 幼儿言语的发展
一、语言和言语的概念
1.语言:语言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交际工具,是一种社会上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2.言语:言语是运用语言进行实际活动的过程。言语是一种心理现象。由于言语活动的表现形式各有不同,而可分为三类: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内部语言。
二、幼儿言语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幼儿口语的发展:
1. 掌握本民族全部语音。4岁左右的幼儿已经基本能掌握本民族全部语言;
2. 词汇量增加,内容变化大;
3. 初步掌握语法;
4. 口语表达能力进一步发展;
5. 出现内部言语的过渡形式--出声的自言自语。
(二)书面语言掌握的可能性
1. 掌握口语词汇;
2. 掌握语音;
3. 掌握基本语法和口语表达力;
4. 幼儿图形知觉的发展。
三、幼儿言语发展中易出现的问题
1.音准差;
2.语言障碍;
3.不会掌握言语表情技巧。
四、怎样在实践中提高幼儿的言语能力
1. 有目的、有计划的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是发展幼儿言语能力的重要途径;
2. 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提供幼儿交往的机会;
3.把言语活动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
4. 教师要树立良好的言语榜样;
5. 注重个别教育。
第四章 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第一节 情绪情感概述
一、情绪情感的概念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二、情绪情感的分类
1.心境: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散性的心理状态。心境一经产生就不只表现在某一特定对象上,而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都染上某种情绪色彩,影响人的整个行为表现,成为情绪生活的背景。
2.激情: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猛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狂喜、暴怒、恐怖、绝望等都是激情的表现。
3.应激: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引起的急速而紧张的情绪状态。
三、情绪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 动机作用;2. 组织作用;3.信号作用;4. 感染作用。
四、保持幼儿健康情绪的方法
1. 使幼儿经常处于愉快的情绪状态;
2.不要给孩子造成过重的压力;
3. 让幼儿充分活动,与小伙伴交往;
4. 允许幼儿适当的宣泄;
5. 让幼儿学会认识自己和他人。
第二节 幼儿情绪的产生与发展
一、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
1. 情绪情感的社会化;
2. 情绪情感的丰富和深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