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化。
二、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1. 情绪的易冲动性;
2. 情绪的不稳定性;
3. 情绪的外露性。
三、幼儿高级情绪情感的发展
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四、在活动中帮助幼儿克服不良情绪的方法
1. 成人要善于发现与辨别孩子的情绪;
2. 从幼儿的情绪表现来分析幼儿的内心情感世界;
3. 注意幼儿的个别差异,对不同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方法;
4. 注意孩子积极情感的引导,让积极情感成为幼儿情感的主旋律,减少消极情感的产生。
第五章 幼儿个性的发展
第一节 个性概述
一、个性的内涵
个性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
二、个性的结构
广义上来说,个性心理结构可以分为:1.个性倾向性;2.个性心理特征;3.自我意识;4.心理过程;5.心理状态。
狭义上来说,个性心理结构可以分为:1.个性的调控系统;2.个性心理特征。
三、个性的基本特征
1.个性的独特性;2.个性的整体性;3.个性的稳定性; 4.个性的社会性。
四、个性的形成
2岁左右,个性逐步萌芽,3~6岁幼儿的个性开始形成。
第二节 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身的认识,它区别于其他心理现象,把认识的目光转向了自己,自己既是认识者,又是被认识者。
二、自我意识产生的标志
儿童在2~3岁的时候,掌握代名词"我",是儿童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标志。
三、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自我评价、自我体验以及自我控制的发展三个方面:
(一)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
1.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
2.自我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性;
3.自我评价具有笼统性,片面性和表面性。
(二)幼儿自我体验的发展
幼儿自我体验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受暗示性,成人的暗示对幼儿自我体验的产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幼儿自我控制的发展
幼儿自我控制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独立性、坚持性和自制力三个方面。
第三节 幼儿需要的发展
一、需要的概念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客观条件的依赖性,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
二、幼儿需要发展的特点
1.开始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整体结构;
2. .优势需要有所发展。
第四节 幼儿气质的发展
一、气质的概念
气质是一个人所特有的较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反应的快慢)、强度(反应的大小)及灵活性(转换的速度)方面。
二、气质的类型及特征
胆汁质: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
多血质: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粗枝大叶。
黏液质:稳重有余而灵活性不足、踏实但有些死板、沉着冷静但缺乏生气。
抑郁质:敏锐、稳重、多愁善感、怯懦、孤独、行动缓慢。
一般把新生儿分为三大气质类型:活泼型、安静型和一般型。
三、幼儿气质的发展特点:
1. 幼儿气质具有稳定性;
2. 生活环境可以改变幼儿气质;
3. 儿童气质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
第五节 幼儿性格的发展
一、性格的概念和特点
性格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性格的特点:1.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 2.惯常的行为方式。
二、婴幼儿性格特点
婴儿性格差异表现在四个方面:合群性、独立性、自制力和活动性。
幼儿性格发展特点为:活泼好动、喜欢交往、好奇好问、模仿性强、好冲动等。
第六节 幼儿能力的发展
一、能力的概念和分类
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将能力划分成两大类:
1. 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2.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二、幼儿能力发展的特点
1. 多种能力的显现与发展;
2.智力结构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
3.出现了主导能力的萌芽,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类型差异;
4.智力发展迅速。
第六章 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第一节 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内容与意义
一、社会性发展的概念及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