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
(一)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的突出问题
1.任性;2.依赖性强;3.自私; 4.不合群;5.胆小。
(二)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问题产生的原因
1.缺失;2.独特;3.家长和子女的关系;4.溺爱; 5.过分保护。
(三)应该怎样引导和教育学前期独生子女
1. 家庭教育
①鼓励支持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培养其独立性;
②给孩子创造交往的机会,并给他们充分的自由;
③让孩子懂得行为界限,养成规则意识;
④让孩子学会移情。
2. 幼儿园集体教育
幼儿园应该有目的、有意识地配合家庭做好社会性教育工作,从发展幼儿的社会认知及社会行为规范、促进同伴交往、培养孩子的社交技能以及注重个性教育入手进行教育,家园结合,促进独生子女。
新课改提倡的新的教育理念
一、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源于父母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成功率百分之百的教育现象,是这个教育过程中的"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无限热爱"等奥秘的总结,是周弘老师首倡并全身心倡导、推广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它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是一脉相通的。周弘老师曾用这种教育方法将双耳全聋的女儿周婷婷培养成了留美博士生,并用这种理念培养了一大批"周婷婷",被新闻媒体称为"周婷婷现象"。
与莎士比亚、牛顿、爱因斯坦一样,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潜能蕴藏在每个幼小的生命中。不会开发每个孩子的巨大潜能,是教育工作者的失职和人类自身的遗憾。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您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为自己创造的生命而自豪。孩子的成长道路犹如跑道和战场,父母应该为他们多喊'加油高呼"冲啊",哪怕孩子一千次跌倒,也要坚信他们能一千零一次站起来。科学的成材观,不是以牺牲孩子的童年为代价,而是给孩子一个更加美好。充实和难忘的童年。
孩子的心灵是否舒展才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心灵舒展的孩子必然会欢乐而轻松地飞,心灵压抑的孩子只能痛苦而缓慢地爬。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仿佛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间的。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
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小题大做、无限夸张,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而抱怨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弱点和短处--小题大做、无限夸张,使孩子自暴自弃,在"我是坏孩子"的意念中沉沦。赏识教育的奥秘在于让孩子觉醒,每一生命觉醒的力量都是排山倒海。势不可挡的。这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育。这是充满人情味和生命力的教育。这是让所有孩子欢乐成长的教育。这是让孩子热爱生命。热爱时代、热爱自然的教育。
赏识教育的6条原则:
(1)信任--学会崇拜,学会自豪;
(2)尊重--学会倾听,学会请教;
(3)理解--学会陪伴,学会感激;
(4)激励--学会发掘,学会分享;
(5)宽容--学会反思,学会等待;
(6)提醒--学会批评,学会分担。
赏识教育的6个特色:
(1)从实践的角度看,是生命的体验;
(2)从理论的角度,是思想的继承;
周弘认真学习研究了夸美纽斯、苏霍姆林斯基、爱因斯坦、卡耐基、杜威等人的教育思想,学习研究了孔子、老子、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学习研究了上海刘京海老师的"成功教育"、顾瑞荣老师的"学习革命"、南通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南京斯霞老师的"母爱教育"、四川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南京师范大学朱小蔓老师的"情感教育",以及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孙云晓老师的系列研究成果。
(3)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是心态的回归;
(4)从受教育者的角度看,是心灵的解放;
(5)从思维方式的角度看,是心灵的解放;
(6)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是语言的突破。
赏识教育四部曲:
(1)爱是教师最美的语言--发现优点、欣赏优点;
(2)"赏识--成功教育"--承认差异,允许失败;
(3)多方引导--因材施教、多方引导,培养孩子自赏能力,树立自尊自信的有效途径;
(4)家园同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一起。
二、成功教育
成功教育也是一种教育方法,但不是一种简单的具体方法,而是一种方法体系,成功教育是一片充满生机的广袤土地,是追求学生潜能发现、发展的教育,是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提高的教育。成功教育是为每个学生创造成功机会的教育,它以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功为途径,以表扬、鼓励为手段,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的素质教育模式。他的创立者是刘京海校长。刘京海校长是上海市乃至全国最有影响力的校长之一,由他创导并坚持了20年的成功教育改革,有效地转变了大批学习困难学生,在海内外享有较广泛的影响,被原国家教委列为向全国基础教育重点推广的三个教育科研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