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基础理论汇总(4)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08月17日 21:47:38

  四、幼儿美育的实施

  (一)实施幼儿美育的途径

  1.艺术教育是幼儿美育的主要途径;

  2.幼儿的日常生活是美育的重要途径;

  3.大自然、大社会是幼儿美育的广阔天地。

  (二)实施幼儿美育应注意的问题:

  1.幼儿园美育是面向全体幼儿的。在美育中必须贯彻面向全体,注意个别差异的原则;

  2.重视通过美育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

  3.重视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四章  幼儿教师和幼儿

  第一节  幼儿教师

  一、幼儿教师的地位、权利、义务和职责

  (一)幼儿教师的地位

  幼儿教师是在幼儿园履行教育职责,对幼儿身心施加特定影响的专业教育工作者,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传播精神文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历史使命。幼儿教师是受社会委托向学前儿童施教的第一任教师。

  (二)幼儿教师的权利

  幼儿教师的权利主要是指幼儿教师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幼儿教师应该享有以下几方面的权利:

  1.进行保育教育活动,开展保育教育改革和实验的权利;

  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

  3.指导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幼儿成长发展的权利;

  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带薪休假的权利;

  5.参与幼儿园民主管理的权利;

  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培训的权利。

  (三)幼儿教师的义务

  幼儿教师在享有其基本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以下义务: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教育保育目标,组织、带领幼儿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3.关心、爱护全体幼儿,尊重幼儿人格,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4.制止有害于幼儿的行为或其他侵犯幼儿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幼儿健康成长的现象;

  5.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二、幼儿教师的角色

  (一)幼儿教师是教育者

  (二)幼儿教师是幼儿游戏的伙伴

  (三)幼儿幼儿教师是幼儿的知心朋友

  (四)教师是幼儿的第二任母亲

  (五)幼儿教师是研究者和理论的建构者

  三、幼儿教师的职业素质

  (一)职业品格

  1.对学前教育事业的热爱与献身精神;2.热爱儿童;3.尊重集体和团结家长。

  (二)基本文化素质

  1.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2.扎实的幼儿教育理论基础。

  (三)身体素质

  要求幼儿教师应体貌端正、身体灵活、精力旺盛,且没有任何传染性疾病。

  (四)个性心理素质

  四、幼儿教师的职业能力

  1.观察力;

  2.沟通的能力;

  3组织分组活动的能力;

  4.创设与利用环境的能力;

  5.开展家长工作与社区工作的能力;

  6.自我发展的能力。

  五、幼儿教师劳动的特点

  1.劳动对象的主动性和幼稚型;

  2.劳动任务的全面性和细致性;

  3.劳动过程的创造性;

  4.劳动手段的主体性;

  5.劳动周期的长期性。

  第二节 幼儿和教师的相互关系

  一、儿童观

  (一)儿童观的概念

  儿童观是指对儿童的认识、看法以及与此相关的一系列观念之总和。简言之,就是社会或成人怎么看儿童,把他们看成是什么样的存在。

  现代儿童观认为:儿童是与成人平等的、独立的、发展中的个体,社会应当保障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应当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和权利,尊重他们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尊重他们的能力与个性,应当为他们创造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

  二、幼儿与教师的相互关系

  教师与幼儿关系的两个侧面是对立统一的:一个侧面是从社会大范围来看,幼儿和教师都是社会的基本成员,其相互关系是平等的社会成员关系,要求教师尊重幼儿;

  另一个侧面是从幼儿园,小范围来看,幼儿和教师的关系是"师生关系"。要求教师要义不容辞地担负起教育幼儿的责任。

  第三节  幼儿和教师的相互作用

  一、现代社会儿童发展上出现的一些特点

  1. 儿童生理发展的加速现象;

  2 儿童心理方面的变化。

  二、幼儿与教师的相互作用

  (一)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

  1.教师的"教",就是教师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教"的活动主要通过两个途径进行:一是直接"教",二是间接"教"。

  2. 幼儿"学"的活动,它包括以下三点: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