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学(编制用)(4)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09月12日 20:24:28

  2、重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非智力因素是指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它包括情感、意志、性格、兴趣等方面。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发展起着促进和保证作用。

  3、注意幼儿知识的结构化.重视幼儿知识的结构化,能扩大幼儿的知识容量,能促进幼儿巩固已有的知识,并将获得的新知识迅速归入自己已有的结构中,是新旧知识结合成更大的知识结构,大大提高认知能力,从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第四节  幼儿德育

  一、幼儿德育的概念

  德育是道德教育的起始阶段,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对幼儿实施的品德教育。

  二、幼儿德育的目标、任务、内容

  (一)幼儿德育的目标:○1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

  ○2培养诚实、自信、友爱、好问、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二)幼儿德育的任务:①初步养成礼貌待人,尊敬长辈,有爱同伴,有同情心,积极主动,活泼开朗,遵守纪律,诚实,勇敢,爱劳动,爱祖国的优良品德行为和性格②培养料理自己生活的初步能力,为接受小学教育做好品德行为的准备,为一生的人格发展打下基础。

  (三)幼儿德育的内容:

  幼儿品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与发展幼儿(个性)两个方面

  1、发展幼儿的社会性①培养爱的情感②形成必要的社会行为规范③学习人际交往的技能和能力

  2、发展幼儿个性 幼儿德育要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如良好的性格,有自信心、主动性、独立性,诚实、勇敢、意志坚强等等。

  三、幼儿的品德结构

  (一)、道德认知,即人们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认识。道德认知是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基础,是道德品质的基本组成部分,对个人品德发展起导向作用。注意:1、一整面具体讲解为主,幼儿教师的讲解应尽可能的具体、浅显,要以正面讲解为主,教师应告诉幼儿好的道德行为"是什么""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之类的问题2、幼儿教师应利用各种榜样去说服和教育幼儿。3、重视"变式"方法,即通过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属性,突出事物的本质属性,使幼儿掌握道德观念的本质涵义。

  (二)道德情感,即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所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三)道德意志,即人们在实现道德目的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注意:1、利用幼儿生活学习中遇到的一些具体困难,有针对地进行引导2、组织专门的意志实践活动,有针对性地锻炼幼儿的意志3、让幼儿学会评价自己的个性,让孩子知道自己个性的优缺点并对其提出希望。(四)道德行为,是人们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所采取的行动。注意:1、为幼儿提供适宜的道德行为情境2、向幼儿讲清道德行为的意义和正确方式3、提供良好的道德行为榜样4、循序渐进地练习道德行为5、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6、给予适宜的强化

  四、幼儿德育的实施

  (一)实施幼儿德育的途径

  1、(日常生活)是实施幼儿德育最基本的途径;2、专门的德育活动是实施幼儿德育的有效手段;3、利用游戏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

  (二)实施幼儿德育应注意的问题

  1热爱与尊重幼儿。①爱幼儿是向幼儿进行德育的前提②幼儿对成人的信赖和热爱,是他们接受教育的重要条件③爱是使幼儿身心健全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必要的环境因素。

  2遵从德育的规律实施德育。(幼儿德育必须从情感入手,重点放在道德行为的形成上,注意:)①由近到远,有具体到抽象②直观、形象,切忌说教,切忌空谈③注意个别差异

  3重视指导幼儿行为的技巧。常用技巧:①强化行为的技巧②预估行为的技巧③转移行为的技巧④让幼儿理解行为后果的技巧

  第五节  幼儿美育

  一、幼儿美育的概念

  幼儿美育是美育的一部分,它是根据幼儿身心特点,利用美的事物和丰富的审美活动来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的教育

  二、幼儿美育的目标、任务和内容

  (一)幼儿美育的目标: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初步能力。感受美是审美的基础。

  (二)幼儿美育的任务:1、培养幼儿对美的兴趣和爱好,以及初步的审美能力2、培养幼儿对艺术的兴趣和在艺术活动中发展初步的创造力

  (三)幼儿美育的内容:1培养幼儿审美的事物和艺术活动的兴趣和爱好。

  2发展幼儿对美的事物和艺术作品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3培养幼儿艺术活动的想象力和初步的表现能力。

  三、幼儿美育的基本阶段

  (一)审美感知阶段,审美感知即人们对能引起心理愉悦的事物完整形象的感性认知过程。幼儿审美感知特点:1、情绪性2、复前行3、行动性4、泛灵性(二)审美理解阶段即人们对审美感知对象--美的本质与特点的把握过程。以幼儿的审美理解为基础,幼儿教师应注意培养幼儿审美理解力,具体措施:1、丰富幼儿的生活体验2、让幼儿掌握各种艺术形式的简单表现技巧3、让幼儿理解常见事物的象征意义(三)审美表达阶段即人们将头脑中的审美意象表现出来的过程。幼儿审美表达具有较强的为我性,还有较强的写实性。(四)欣赏与评价阶段,该阶段的任务,即将幼儿审美表达的结果展现出来,并对其结果做出总结评价。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