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的观察力(概念):主要是指对幼儿直觉的、原样的、不加任何操作的自然观察力,表现在随机的观察和有计划的观察中。
在随机观察时,观察能力的高低表现为教师能否敏感地捕捉到幼儿发出的动作、表情或语言等各方面的信息并且快速的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反应。
(二)沟通的能力
教师的沟通能力主要包括(教师与幼儿)、(教师与家长)、和(促进幼儿之间)相互沟通的能力。
1、教师和幼儿的沟通方式有非言语的和言语的两种
(1)非言语的沟通
在幼儿园教育中,这一沟通方式之所以重要,主要原因一是对幼儿来说,动作比语言容易理解。二是幼儿需要教师的身体接触。非言语沟通的途径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另外教师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也是沟通的重要途径。
(2)言语的沟通
教师与幼儿交谈,特别是个别或小组中的交谈是与幼儿分享情感、心灵交汇的重要途径。它需要教师在抓住机会、选择话题、引发和延续谈话、激发和保持幼儿谈话的兴趣和积极性等环节上具有灵活机智的策略、丰富的经验技巧。
在幼儿园中言语沟通方面存在什么问题?
⑴教师习惯了自己讲幼儿听,总认为自己讲的是有价值的,而对幼儿的见闻、感受、提问等缺乏共鸣,所以很少有双向的交谈;
(2)谈话多在集体活动时,以教师提问、幼儿回答的形式进行,个别交谈很少。
⑶教师对幼儿的谈话中,批评、否定多于表扬、肯定;指导、命令多于情感、经验的交流和分享。
⑷教师以为幼儿理解了自己的话,其实幼儿并没有理解;教师以为自己理解了幼儿的话,其实并没有理解
⑸教师缺乏与幼儿言语沟通的技能技巧或必要的倾听的耐心。比如幼儿口齿不清、谈话内容含糊、语法错误多时,常打断他们。
⑹对幼儿不能一视同仁,很少与那些认为不乖巧,调皮、不漂亮的幼儿交谈
要提高教师与幼儿的沟通质量,使教师从权威的地位转到与幼儿平等的交流、共同分享的地位,教师必须具备的技能?
①引发交谈的技能,善于敏锐的抓住时机,创造气氛,发现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将幼儿自然的引入交谈中;或者善于用多种方法引起幼儿对某个特定话题的兴趣
②倾听的技能,用恰当的言语或非言语方式热情的接纳和鼓励幼儿谈话、提问,让幼儿产生"老师很喜欢听我说""老师觉得我的问题很有意思"的喜悦感和自信心,并相信老师是自己随时得以交谈的对象。
③扩展谈话的机能,拥有而能够理解的方式向幼儿提供适宜的信息、词汇或问题,引导幼儿把谈话延续、深入下去。
④面向全体、注意差异、有针对性的谈话技能
⑤结束交谈技能。适时地结束谈话,让幼儿表现出满足感
2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
(1)了解家长的技能
一般来说,教师需要了解家长的需求与希望、家长的性格类型、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家长的职业、文化水平、待人接物习惯等,以确定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沟通策略。
(2)与家长交流的技巧
沟通需要行动,行动需要技巧。与家长面对面交谈时聆听的技巧,以适合家长的态度、浴盐、表达方式以及考虑家长的观点、心情的谈话技巧,以及向不同类型的家长传达信息,特别是描述孩子的行为、提出建议或意见的技巧,都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帮助教师获得与家长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3)与家长情感的沟通
3、促进幼儿之间的沟通
(1)幼儿之间口语沟通(2)幼儿间冲突的解决
(三)组织分组活动的能力
1、分组能力
合理的分组表现出三个特点:有层次、有特色、有变化。
有层次,指教师分组时纵向地考虑幼儿的水平差异。
有特色,指各组各有特点。
有变化,指分组是动态的,不是一劳永逸的。
2、指导小组活动的能力
要求教师①指导必须具备正确的教育观念②指导必须了解幼儿,遵循其身心发展的规律③灵活地改变教师的角色,灵活地改变指导方法
(四)创设与利用环境的能力(五)开展家长工作与社区工作的能力(六)自我发展的能力
五、幼儿教师劳动的特点
1、劳动对象的主动性和由执行2、劳动任务的全面性和细致性3、劳动过程的创造性4、劳动手段的主体性5、劳动周期的长期性
第二节幼儿和教师的相互关系
一、儿童观
(一)儿童观是指儿童的认识、看法以及与此有关的一系列观念之总和。没有正确的儿童观就不可能产生优质的儿童教育
(二)儿童观的变化和对儿童教育的影响
在欧洲古代和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认为儿童仅仅是父母的隶属,他们是带着罪恶来到人世的。在那个时代,儿童自身的特点和价值是完全被忽视的,更谈不上有独立的人格。因此,他们可以随便被杀掉或抛弃,打骂、体罚儿童是那时教育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