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辅导的实施步骤
C.I.S.M.的实施步骤基本上可分为七个阶段,不过考虑学生可以理解与实施的情形,我们把它简化成四个步骤:
①、事实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教师将要求学生叙述他们的名字(可围成小团体进行,若在灾区实施有些孩子彼此之间可能还并不熟识),说明他们在这次灾难中发生什么事情。这样将提供他们对灾难经验的再造,并针对此事件表达出适切的事实。团体的领导者通常可以询问:他们在事件发生过程中经验了些什么?看见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和做些什么?假如学生无法具体表达,在了解他们的感受后可换到下一个人。
②、思考阶段
教师将要求这些学生共享当他们意识到这是一个不寻常事件时,他们的第一个想法是什么?在这个阶段中,这些学生将从一般陈述中提供事实阶段的补充信息,促进相互间表达出更多的念头。教师或团体领导者逐一体会,并且邀请下一位参与者表达。
③、反应与症状阶段
反应阶段涉及分享当场、现在与事后的感受,这包括事件后所经验的任何生理的、情绪的、认知的或行为的征兆或症状。教师可以请这些学生叙述对这次事件的反应。可询问学生:"这次灾难中最糟的部分是什么?""假如有一件事情你可以将其从这次灾难所产生的意外中删除,那将会是哪一件事?",或问他们:"当时你最强烈的感觉为何?""灾后至今,一直持续困扰你的感受或行为有哪些?"
④、教学与再保证阶段
在征兆和症状被表达出来,学生将得到再保证,意思是说,教师将以肯定与支持的口吻说明,学生所出现的这些都是正常反应,并再补充一些或许尚未表达出来的额外征兆与症状。在这阶段中也将提供正向的因应方式,特别是一些已经浮现出来的,而且也提供压力管理的一般信息。
此外,学生在这阶段中或许会希望发展出行动计划。他们或许希望发展出一个预防课程,决定他们应该做些什么使得面对这次的灾变可以表现得更好,学生的决定教师应给予充分的支持,并持续提供指导与获取的讯息。
(2)团体讨论中教师的态度
在面对这样的讨论分享过程中,你的态度应该是:
①、开放式问句
a多告诉我一些关于……
b你会怎么做?
c我希望你说一些…
②、使人成长的气氛
a同理心(尝试让自己设身处地了解他们的观点)
b专注
c语言上的同理性的了解
d非语言上的同理性的了解
e沉默(听者保持沉默)
③、催化倾听的几个要件
a集中注意力在学生的世界(不要随意打断学生所想说的,让他自由的表达,以进入他的经验中)
b专注在学生言语和非语言的讯息(如学生的眼神、音调和肢体动作等)
c依学生当时的心理准备状况,让他进入某种情绪状态或以身体上的接触安抚(如拍学生的肩膀)。
④、倾听时需要
a让说话的人感到自在:让他们感觉到他们能自在的说话。
b对说话的人表现出你想要听他说话:注视与行为表现是重要的,不要让自己忙于其它事情上。
c避免注意力分散:不要漫不经心的涂鸦、清敲或拨弄纸张,若把门关上那会使环境更安静,更有利于倾听。
d要有耐心:给予足够的时间,不打断说话,避免看着门,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
e克制你的脾气:一个生气的人容易从他人的话语中得到错误的意思。
f停止说话:假如你正在说话,你并无法倾听。
g问问题:这表示着你正在倾听,将有助于发展进一步的观点与必要的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