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儿童心理辅导手册(4)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04月23日 19:31:57

  o避免用不实的归因来纠正孩子的行为:绝对不要试图用这样的话来纠正孩子的行为:「都是你这样不乖,房子才会倒下来」。

  o应注意父母对灾难的归因:若父母有不合理的归因(自责自己没做好什么,才造成某些人死伤;或是责怪孩子),很容易使孩子也有类似的归因,所以父母或亲友应注意本身的看法及表现。

  o解释死亡是怎么一回事:十岁以下的孩子常常无法完全理解死亡在生理上的意义,因此有必要先了解他们对死亡的看法,再给予正确且孩子可接受的观念。

  附:辅导中的"十要"与"十不要"

  陪伴比学习任何特殊的技巧重要。陪伴意味着用我们的心去聆听儿童青少年,用我们的眼光来观看,并非常留意不同的语言、情绪及行为表达。当他们邀请我们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时,请记得下面这些:尊重、敏感和耐心。

  我们可以做的:

  1、努力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聆听和理解他的感受,并把自己的理解用类似"重复话"(用自己的话重复孩子话语中表达的意思或情感。)的方式反馈给孩子。

  1、对话时注意选用合适的语言。

  2、允许孩子情绪的表达,特别是愤怒、罪疚等。

  3、在孩子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公开地谈论死亡,将死亡看成生活、成长的一个阶段。

  4、比平时更多陪伴儿童。

  5、按照青少年的需要,给他们足够的空间。

  6、提出问题时,体会孩子的理解能力。随着孩子兴趣的增长展开问答对话。

  7、帮助他们恢复正常的生活规律,在困难条件下给生活更多的内容。

  8、力所能及地把自己的经验和身边人分享,以努力让孩子在任何时间只要有需要都能找到可以给他们基本支持的成年人。

  9、尽可能多的身体抚触给予孩子安慰

  我们不要做的:

  1、不要欺骗孩子(如孩子父母或亲戚死亡,骗他只是去外地了)

  2、不要向孩子承诺大人办不到的事情(比如,我一定帮你找到你的父母)

  3、不要粗暴地干预孩子的情绪表达,比如"不要哭了"、"要勇敢"、"你哭出来"。他们都有自己发出情绪的方式

  4、隐藏你自己的情绪(可让它自然流露)

  5、中断或者粗暴打断孩子的提问,比如"你别再问了,我也不知道。"

  6、在孩子面前传递太多的悲伤或负面情绪,让孩子也感受到绝望

  7、为了安慰孩子,在孩子面前说逝者的坏话

  8、太过忙碌以致没有时间陪伴他们

  9、大人过度依赖孩子以作为自己唯一的精神支柱。

  10、不要将自己的愤怒情绪转移到孩子身上,这样会造成孩子的内疚感。比如"就是因为要救你才会这样"。

  (三)、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灾后心理特点的辅助

  上面我们提到的是父母对孩子心理重建的普遍性方法和原则,那其实我们发现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由于其身心发展特点的不同,导致对灾后应激、创伤的症状也不尽相同。那么,了解特定年龄段孩子灾难后的身心表现,有针对性的采取具体辅导策略显得同样重要。

  婴幼儿篇(0-2.5岁)

  o睡眠与如厕时间的错乱

  o对大声或不寻常的声音、震动有惊吓反应;过度警觉

  o僵直(身体突然不能动)

  o急躁,无缘由的哭泣

  o丧失已习得的语言与动作能力

  o退缩、害怕分开,黏着家长

  o对造成灾难相关的事情(如影象或身体感受)有逃避或警觉反应x

  家长的处理方式

  o维持孩子作息与饮食上的规律性(如每天有固定散步睡觉吃饭的时段)

  o避免不必要的暂时分离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