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提供额外的安抚活动(如睡前陪孩子更多的时间,唱歌或说故事等)
o预期孩子有暂时的行为退化;勿过度担心
o协助孩子用简单的话说出他内心复杂的感觉;在闲谈中让孩子用简单的话将事情说出来
o就地取材,给孩子简单的游戏道具(如石头、沙子,使用过的筷子等),让他能把灾难有关的害怕感受玩出来
学前幼儿篇(2.5-6岁)
o重复叙述创伤的经验
o明显的焦虑与害怕
o对灾难后特定事件的害怕
o害怕灾难再度发生
o不想要的视觉影象与创伤记忆挥之不去
o在学校不易专心学习,成绩下降
o日常的行为退化到较小年纪的模样
o特别退缩、静默不语或特别难管、不听话
o对原来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
o睡眠失调:做恶梦、梦游、不易入睡
o抱怨身体疼痛,或查无原因的病痛
o对灾难周年纪念、节日的哀悼或烦乱反应
家长的处理方式
o倾听并容忍孩子重述事件
o尊重并鼓励孩子表达对害怕的感受
o不要随意离开处于害怕中的儿童身边
o允许孩子在睡前用不同的方法来面对害怕:读故事书、听故事或音乐、半夜作恶梦时有自己喜爱的东西陪伴
o预期在学校的表现会暂时下降
o虽了解孩子的退化行为,然而仍应要求孩子有基本的礼节与遵守常规
o倾听孩子对灾难事件的误解,特别是那些自责或奇特的想法
o循序渐进的协助孩子产生对灾难事件的真实看法
o逐步让孩子能重新掌握他自己原可自理的生活步调
学龄儿童篇(6-11岁)
o重复叙述创伤的经验
o明显的焦虑与害怕
o对灾难后特定事件的害怕
o害怕灾难再度发生
o不想要的视觉影象与创伤记忆挥之不去
o在学校不易专心学习,成绩下降
o日常的行为退化到较小年纪的模样
o特别退缩、静默不语或特别难管、不听话
o对原来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
o睡眠失调:做恶梦、梦游、不易入睡
o抱怨身体疼痛,或查无原因的病痛
o对灾难周年纪念、节日的哀悼或烦乱反应
家长的处理方式
o倾听并容忍孩子重述事件
o尊重并鼓励孩子表达对害怕的感受
o不要随意离开处于害怕中的儿童身边
o允许孩子在睡前用不同的方法来面对害怕:读故事书、听故事或音乐、半夜作恶梦时有自己喜爱的东西陪伴
o预期在学校的表现会暂时下降
o虽了解孩子的退化行为,然而仍应要求孩子有基本的礼节与遵守常规
o倾听孩子对灾难事件的误解,特别是那些自责或奇特的想法
o循序渐进的协助孩子产生对灾难事件的真实看法
o逐步让孩子能重新掌握他自己原可自理的生活步调
青少年篇(11-18岁)
o灾难引发的失控行为:如从事危险的行动(拼命入灾区抢救生还者)
o努力不表露出异样情绪,如哀痛、罪恶,羞愧等
o为避免面对内在伤痛,因而逃避而从事许多外在的活动
o容易发生意外
o睡眠与饮食失调
o发现自己对灾难的影象与记忆挥之不去,并烦恼不已
o产生忧郁、退缩及悲惨的世界观
o个性改变,与父母或亲人的相处方式改变
o为逃避因灾难产生的创痛与记忆,从事拟似大人的行为(如结婚、怀孕、退学,切断与旧友之间的关系)
o害怕长大,需要家人的呵护
家长的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