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理解式提问
4、运用式提问
5、评价式提问
四、观察技能
观察技能是指教师在活动中随时留意幼儿对各种不同的活动内容和方法的反应,悉心听取幼儿的问答,引导幼儿感知客观事物,认真巡视幼儿的操作和练习活动,了解不同幼儿对各类活动的兴趣和理解程度,及时捕捉幼儿的反馈信息,灵活调控自己的活动计划的能力。这是组织幼儿活动的基本技能。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根据观察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环视法和点视法。
2、根据有无目的性可将观察分为有目的性观察和随机观察。
五、演示技能
演示技能是教师根据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及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和活动特点,运用各种媒体(实物、模型、图片、声像资料、实验设备等)向幼儿展示或实际表演,传送信息,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模仿、思考,促进幼儿理解、掌握知识技能的行为方式。
演示手段的运用是提高效率、实现活动目标的有力保证。主要有以下类型:
1、展示型演示
2、实验型演示
3、示范性演示
4、电教演示
六、评价技能
评价技能是指教师通过对幼儿现有发展水平的了解,反思所提供的教育活动、学习环境、教育策略是否适宜幼儿的发展需要,是否有效的引导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并做出改进与调整的技能判断。这一过程是在组织幼儿的活动中进行的,其中观察是常用的、有效的评估方法。
七、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技能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技能主要是指运用现代化视听媒体的技能,包括幻灯、录音、录像、电影、电视、计算机等。通过现代化视听媒体,能较好地利用多种感官组合起来接受信息,其效果要远远超过单独依靠某一感官的效果。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对于提高教育教学效益、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有着积极的作用。
应用方法:
1、会熟练所使用各种视听设备,发挥其功能;
2、配合其它教学手段使用;
3、能根据教育目标、教育活动的需要,设计开发相应的软件、课件,辅助幼儿的活动;
4、注意提醒幼儿不宜长时间的接触计算机,为了保护视力,一般操作的时间以20分钟左右为宜。
5、教师对软硬件的选择与使用要恰当、适时、适度、适量。
第二节教育技能的综合运用
组织幼儿园教育活动往往是教师多项技能的运用,需要教师较高的整体素质。而新的儿童观、教育观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综合的能力与技能,这些又要具体落实到教师行为上。为此,我们将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综合技能,分解为与教育新观念相对应的15种教育新技能。
一、促进幼儿发展的观念
幼儿的发展是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的发展,是身心和谐的发展。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是幼儿园教师工作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以下三种技能:
1、观察幼儿的技能
2、面向全体教育的技能
3、因人施教的技能
二、增强目标意识的观念
教师应依据幼儿现有发展水平,确定适宜的教育目标,在围绕目标选择教育活动、确定教育形式与方法,最终实现目标,促进幼儿发展。教师要做到心中有大目标,才能在各种活动中树立目标意识,随机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帮助幼儿获得全面发展。这要求教师具备以下三种技能:
1、确定与分解目标的技能
2、依据目标设计与选择活动的技能
3、依据目标创设环境的技能
三、尊重幼儿主体地位的观念
幼儿是发展的主体,是独立的人、发展的人,幼儿的发展有共同规律,又有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必须树立尊重幼儿主体地位的新观念。这要求教师具备以下三种技能:
1、尊重幼儿人格的技能
2、尊重幼儿需要的技能
3、与幼儿沟通的技能
四、指导幼儿主动活动的观念
幼儿通过自身活动,与环境交互作用,能动的吸收环境与教育的影响而获得发展,没有幼儿主动活动就没有发展。为了指导幼儿主动活动,要求教师具备以下三种技能:
1、合理分配时间的技能
2、利用空间、提供材料的技能
3、指导幼儿活动的技能
五、整体和谐教育的观念
幼儿教育是一个整体,幼儿发展的各个领域也是一个整体,因此各种教育要素要互相配合、协调统一,要求教师具备以下三种技能:
1、综合整体教育的技能
2、保教结合的技能
3、家、园、社区合作教育的技能
第三节 新教师适应幼儿园工作的策略
教育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不会有固定不变的程式。作为一名即将走上幼儿园工作岗位的幼教专业毕业生,了解教师在幼儿园的各种实践活动,特别是组织幼儿活动常规要求,积累相关经验,这对于将来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在实践工作环境中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可以对幼儿园常规工作有更深一层的认识,使理论与实践建立起更加紧密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