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点。
(二)实践作用——有助于幼儿教育实践中的有关问题的解决。Eg:梅州市机关幼儿园大班不要求写字。
二、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一)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树立正确的“育人观”)
(二)提高幼儿教育工作效率。
(三)提高教师素质。
第三节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一、研究原则
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实践性原则4、综合性原则
二、研究方法——观察法(最常用)、访谈法、测量法、实验法、问卷法、作品分析法等。
三、常用研究方法——观察法
(一)观察法的含义——指应用感官或借助于科学的观察仪器(如监视器),有计划、有目的地对研究对象的言语表现进行考察,从而搜集资料的一种方法。
(二)作用
1、有助于教师全面,深入地了解幼儿和客观地评价幼儿。
2、有助于教师确定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教学计划。
(三)观察的程序
1、对观察结果的记录、描述。2、对观察结果的解释。
(四)有效观察的条件“外门看热闹,内门看门道”
1、做好观察的前期准备工作(eg:确定目的和对象、制定计、准备工具等)
2、做好观察记录(eg:描述性的文子、数字、等级记录、视听设备等)
3、消除观察误差
(五)几种常见的观察方法
1、轶事记录——eg:幼儿玩玩具——是单独玩/合群玩——(可反映出)性格(孤僻还是开朗、合群)
2、时间取样eg:每隔几分钟进行对同一个幼儿的观察。
3、事件取样
重点掌握:
1、教育的含义?2、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含义?
3、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4、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有哪些?
5、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有什么作用?6、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有什么意义?
7、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有哪些?
8、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1引导学生了解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2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3明确教育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
重点: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难点: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一节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一、心理发展的含义(理解)
广义上——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一生的心理特征。
狭义上——从出生到心理成熟阶段的心里演变与扩展。
二、心理发展的特点
心理活动简单、具体→复杂、概括
(发展过程)无意→有意
笼统→分化
零乱→形成体系
三、心理发展的性质
1、连续性与阶段性eg:2-3岁儿童的思维是在动作中进行。
2、定向性与顺序性eg;抬头——翻身——坐——爬——站——行走
3、不平衡性有人大器晚成、有人智力超前
4、差异性eg;双胞胎(性格、气质不同,一个内向、一个外向)
四、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阶段划分
(一)年龄特征: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年龄有关,但又不是完全由年龄决定;不是一个年龄一个样,一些特征可能只持续1年,有些可能持续4、5年。
(二)年龄特征的阶段划分(美国•精神分析理论家和精神分析医生:艾里克森Erikson、E、H、)于1950年提出了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
1、信任对怀疑(0—1岁)
2、自主对羞怯、疑虑(1—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