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幼儿学前教育心理学串讲笔记(5)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03月10日 22:43:03

  3、具有指导——模仿性
第二节学习的基本理论
  一、联结学习理论
  (一)经典性条件反射
  前苏联生理学家、巴浦洛夫刺激→反应(理论)即S→R
  (二)操作性条件反射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R→S(理论)
  △联结学习理论观点主张学习即某种刺激与某种反应之间建立联系、联结的过程,该过程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二、认知学习理论
  (一)早期顿悟学习理论
  德国、心理学家、苛勒
  (二)现代的认知学习理论
  代表人物:皮亚杰、布鲁纳、奥苏伯尔等
  主要观点:①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②学习是在已有认知发展的基础上进行。
  ③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学会学习。
  △认知学习理论观点:认为强调学习的内部过程及认知结构的建立,强调个体的意识。
  三、社会学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
  △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认为人类的许多学习,尤其是社会行为方面的学习,不必事事亲身经历来获得直接经验,可以通过观察而获取替代性的间接经验。
第三节学习与幼儿身心发展
  一、学习与幼儿的生理发展
  (一)依存性(美心理学家双生子爬梯实验)
  (二)促进作用(理森的研究)eg;伤仲永的故事
  成语“用进废退”意思“用”即意味着后天的学习,学习可以促进个体的生理发展。
  二、学习与幼儿的心理发展
  (一)依存性(美心理学家加涅——积累学习观念)
  (二)促进作用eg:“狼孩”的例子来说明 
  重点掌握:
  1、幼儿的学习具有特殊性表现在哪里?
  2、学习基本理的论有那些?(用列表的形式)
  3、“用进废退”含义?
  4、学习的含义?
第四章 幼儿游戏及其指导
  学习目的
  1引导学生了解游戏的实质。
  2掌握幼儿游戏的特点、作用及种类。
  3明确如何对幼儿游戏进行有效指导。
  学习重、难点
  重点:幼儿游戏的特点、作用、种类。
  难点:如何对幼儿游戏进行有效指导。
第一节 游戏的实质
  一、游戏的概念
  游戏——是幼儿运用一定的知识和语言,借助各种物品,通过身体的运动和心智活动,反映并探索周围世界的一种活动。
  二、国外关于幼儿游戏的理论(连线题出处)
  1、剩余精力说——英哲学家斯宾塞
  2、练习说或生活准备说——德生物学家格罗斯
  3、游戏欲望说——荷兰生物学家拜登代克
  4、复演说——美心理学家霍尔
  5、社会情感表现说——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
  6、认知动力说——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
  7、社会性活动说——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
  三、中国关于幼儿游戏的理论
  陶行知、陈鹤琴、朱智贤等
  认为:游戏是适合幼儿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方式,也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一种最好的活动方式。
  表现在:1、游戏具有社会性,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种初级模拟形式,反映了儿童周围
  的社会生活。
  2、游戏是想象与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结合,它不是社会生活的简单翻板,而是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
  3、游戏是幼儿有意识、有目的、主动参与的、且伴有愉悦体验的活动。
第二节 幼儿游戏的特点与作用
  一、幼儿游戏的特点
  1、自由性(自主自愿、出于兴趣和愿望)
  2、趣味性(本身固有属性、不同于劳动)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