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幼儿数学教案大全(13)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2年07月09日 23:09:15

    活动准备:
    1、教具:课件《认识球体与圆柱体》、电脑、贝投各一。
    2、学具:每人一只球、五只一圆的硬币、一只篓子、一张有圆形或球体或圆柱体的图片。各类废旧报纸、毛线等。
    3、座位安排:两个半圆行、每人一只垫子,席地而座。
    4、三处有圆形、球体、圆柱体娃娃的标志。
    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引起兴趣。
    小朋友,今天来了这么多客人老师,开心吗?姜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还有一位客人要来做客呢,你们看,他来了。
   (出示课件一:硬币来了。通过硬币的介绍,进一步感知圆形,初步感知球形。)
    这是谁呀?他是什么形状的?转起来呢又是怎样的?
    二、通过硬币的引见,导出球体,体现圆与球的特征。
    1、球和硬币有什么区别。
   (出示课件二:球和硬币的区别)
    2、请幼儿看一看,球与硬币在外形上有什么区别。
    3、请幼儿比一比,球与硬币谁滚的快。
    4、请幼儿讲一讲,球与硬币的特征。
    5、小结:对,小朋友讲的真好。我们来听听硬币和球体是怎么说的?
   (课件三:通过硬币与球的比赛,以及形象的讲解进一步了解硬币与球的特
征:硬币圆圆的、扁扁的,就象一张纸;球不管从哪个方面看都是圆的,不管从哪个方向滚都可以。)
    三、认识球体与圆柱体。
    1、通过课件四,引出圆柱体。(五个硬币叠在一起变成圆柱体。)
    2、摆一摆,(把五个一圆的硬币叠在一起,看看变成了什么?)
    3、球体和圆柱体比赛滚。(课件五比滚)
    A、请个别幼儿上来滚一滚老师叠起来的圆柱体与球体,看看他们谁快谁慢?
    B、讲讲为什么?
    4、球体和圆柱体比叠高。(课件五比叠高)
    A、请小朋友把你叠的圆柱体和好朋友再叠一叠,可以吗?把两个球也叠一叠,可以吗?
    B、为什么?
    5、小结:(观看课件六。)象球这种每个面都是圆形的,可以往前往后,往左往右往很多方向滚,但不可以叠起来的物体,我们叫他球体。象几个硬币叠起来的,上下两个面都是一样大小的圆,上下一样粗,可以向一个向前向后滚的物体,我们叫他圆柱体。
    四、通过讲讲生活中的圆形、圆柱体、球体,发展幼儿的扩散性思维。
    1、象硬币这样的圆形,你们还在哪里见到过?硬币叠起来就是圆柱体,那你还在哪里看到过圆柱体呢?
    2、哪里看到过球体?比一比谁想的最多。
    3、硬币叠起来就是圆柱体,那你还在哪里看到过圆柱体呢?
    五、游戏:找家
    生活中有这么多的圆形、球体、圆柱体,老师的电脑里也有,你们看——他们想和你们做游戏呢?
    1、电脑游戏:找家
   (给各种圆形的物体、圆柱体的物体、球形物体分别找到各自的家。)
    2、综合游戏:找家
    你们都想做游戏,我们一起来做,好吗?请小朋友们轻轻地拿出垫子下面的图片,看看是什么形状的?把他送到图形宝宝的家。
    六、变一变,尝试用各种材料制作球体、圆柱体。
    你们给图形宝宝找到了家,还想用球体、圆柱体制作一些好玩的玩具,可是球体、圆柱体不够多,我们来帮他们一起做球体、圆柱体,有困难吗?
   (孩子们开始积极地寻找制作球体、圆柱体的材料,有的孩子选择报纸做金箍棒,有的选择长方形纸张做望远镜,有的把圆形图片叠在一起做柱子,有的用橡皮泥做球……蔡浩翔拿起毛线绑来绑去的,说“太难做了”我走到他身边,捡起地上的毛线团起来,立刻高兴地说,“我会了,把线团起来就可以变成球了。”开开拿起碎布也团团团,变成球。……)
    七、相互交流各自的作品,结束教学活动。
小兔的生日会
活动目标:
    1、在尝试活动中,通过操作感识5的形成。能手口一致地点数并说出总数。
    2、认识数字5,理解5的实际意义。
    3、提高幼儿的操作能力。
    活动重点:
    1、在操作活动中正确感知5的数量。
    活动准备:
  • 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