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幼儿数学教案大全(7)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2年07月09日 23:09:15

    2、理解楼房的门牌号:(重点部分:教师讲清楚门牌各数字表示的意思。先请幼儿讨论后教师及时总结)
   “找到了乐乐家,他家的门牌是303,那乐乐家邻居的门牌是多少?乐乐家楼下邻居家门牌是多少?”
    (相互比较中初步感知门牌数字表示是第几层第几间)
   “那哪个小朋友知道乐乐门牌号303表示什么意思,前面一个3是代表什么?后面一个3又是代表什么?”
   (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看来小朋友不是很清楚,那老师来告诉小朋友,门牌303,前面一个3表示的是这座楼房的第3层楼,而后面的一个3表示的是第3间,小朋友要先找到前面的3,然后在这一层上找到第3间,这样就找到乐乐的家了。(教师边说边用动作在楼房上指示,形象化地帮助幼儿理解303的意义)那这次老师要去202,谁愿意帮老师来找找?
   (幼儿上来操作在背景图上圈出后,教师和幼儿一起边说边再重复操作一遍:我们先找到第2层再找第2间就成功啦!)
    同样方法:那老师这次要去1号楼第4层的第2间?谁能够帮老师找到门牌号?”
   (运用不同的方法多次练习,加深门牌号的认识)
    3、幼儿练习操作,巩固对门牌号的认识。
   “小朋友你看,这个小区里面的门牌号有的都掉了,哪个小朋友愿意帮忙把这些门牌补好呢?”
    (1)幼儿分组练习,每组一份作业纸,请幼儿集体把门牌号粘贴到相应的位置。
    (2)在投影仪上检查作业结果。
    4、延伸活动——造楼房:
   “小朋友真厉害都能帮忙把门牌号都补好了,那我们现在去看看乐乐在干什么吧,原来他在搭积木造楼房,那我们一起去吧!”
   (幼儿搭积木)
   “现在老师要把门牌号发给小朋友,请小朋友按照顺序来安装门牌号,好吗?”
   (幼儿自由搭积木并安装门牌号,教师巡回指导)
钱币变变变
    活动目标:
    1、掌握20元的钱币兑换,进一步体验钱币与商品之间的等价交换。
    2、能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适合的商品,制定购物计划,并愿意把自己的购物计划与同伴分享。
    活动准备:
    1、超市里带价格的商品图片,复印的钱币若干(包括1元、2元、5元、10元、20元)
    2、记录表格若干。
    活动过程:
    1、游戏“小小储蓄员”,复习10元以内钱币的兑换。
    导语:“你们都是最棒的储蓄员,怎么能把我的钱换成比它小的呢?”
   (1) 教师依次出示2元、5元、10元的钱币,引导幼儿用自己操作盘中的钱币(幼儿操作盘中有若干个1元、2元、5元的钱币)进行正确兑换。
    提问:
    ①“小小储蓄员,请给我换钱,这是2元的,请问怎么换?”
    ②“小小储蓄员,请给我换钱,这是5元的,请问怎么换?还能怎么换?”
    ③“小小储蓄员,请给我换钱,这是10元的,请问怎么换?还能怎么换?”
    2、利用故事创设情境,探究20元钱币的兑换方法。
   (1)倾听故事:《没零钱的聪聪牛超市》
   (2)讨论:“怎样帮助聪聪牛把20元钱换成零钱?”并引导幼儿想出20元钱可以换成2个10元钱。
   (3)出示记录表,讲解记录方法。
    请两个小朋友一组用操作盒里的零钱随意搭配组成20元钱,组成以后,再数数你用了几个1元?2元?5元?10元钱?把个数填在记录表里。”
   (4)探究20元钱的多种兑换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互相帮助并想出多种20元钱的兑换方法。(如:20元钱可换成10元和5元和2元和2元和1元;还可以换成4个5元的…… )
    3、制定并分享购物计划
   (1)提问:
    ①这是聪聪牛超市里的商品图片,请小朋友看看有哪些商品?
    ②每种商品多少钱?你想买什么?
   (2)出示购物计划记录表,示范讲解记录方法
    引导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要买的东西,并把你想买的东西画在记录表上,记下它的价格。(教师指导幼儿用图画或剪贴的方式把选择的商品记下来;选商品时选一样,记一样。)
   (3)请小朋友互相讲解购物计划,教师及时纠正幼儿的错误。
    活动延伸:
    1、请家长根据幼儿购物计划记录表与幼儿一同计算所需的钱数。并根据计划的可行性带幼儿到超市购物。
  • 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