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幼儿数学教案大全(23)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2年07月09日 23:09:15

    3、操场上画一条宽为120厘米的“小河”。
    活动过程:
    1、认识各种各样的尺。
   (1)分组讨论交流。
    请幼儿将自己收集到的尺在小组介绍。要求说出是谁帮助收集的,在什么地方收集的,叫什么尺,有什么特点和用途。
   (2)集中交流。
    请小组推荐,介绍比较有趣、特殊的尺。
   (3)引导幼儿归纳有些什么样的尺,各有什么用途。
    2、找找尺的不同点。
   (1)分组讨论。
    提问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这么多的尺都是不是一样的?有什么不同?
   (2)集中讨论。
    个别幼儿发言,其他幼儿补充。
   (3)引导幼儿归纳,从用途、材料、形状等不同方面进行小结。
    3、找出尺的共同点。
   (1)提问引发思考:尺有这么多不同,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2)引导幼儿归纳提升:它们上面都有刻度,都是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
    3、测量活动。
   (1)学习测量长度的方法。
    ①请幼儿拿出自己的尺,尝试测量桌子的长度。(以各自的尺为单位测量。)
    ②请幼儿说说是怎样测量的。
    ③引导幼儿小结测量长度的方法:测量时尺与被测量物的起点要对齐,每量一尺要做上记号,接着量时尺的一端要与记号对齐,要记住量了多少尺,不能漏计,也不能多计,最后的测量结果就是物体的长度。
   (2)测量操场上“小河”的宽度(120厘米宽)。
    ①幼儿用自己的尺测量,老师将幼儿测量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可让幼儿反复测量,确认后再记录。)
    ②集中观察记录表,看看小河有多宽,让幼儿思考,提出问题。
    ③集中讨论:为什么小河的宽度会出现三种不同的数字?
    ④引导幼儿小结:尺的长短不同,所以量出的结果也不同。
    ⑤分别请量出三种不同结果的幼儿说出自己的尺上刻度最大的数字(表示尺的长度),教师帮助测算出小河的宽度(120厘米)。
    延伸提示:
    1、在活动中投放各种直尺,供幼儿选用。
    2、举办“各种各样的尺”博览会。
它们是否一样多
    一、活动目标:
    1、在实验操作中进一步感知液体的守恒现象。
    2、探索发现判断液体多少的多种方法。
    3、愿意与同伴商量,合作进行液体的实验操作。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在实验操作中进一步感知液体的守恒现象。
    难点:探索发现判断液体多少的多种方法。
    三、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初步感知过守恒现象。
    2、物质准备:
    ①大小(形状)不一的瓶子(够幼儿操作)、一次性透明塑料杯、量杯、写有“多、少、一样多”字样的粘纸、彩色及时贴,幼儿用红、绿液体等以上物品各若干;
    ②教师操作台、红、绿、蓝、黄(其中这两个容器的材料要不同)液体四瓶、相同一次性塑料杯两只;
    ③空牛奶瓶、饮料瓶、沐浴露、洗发水等瓶子若干;
    ④记录纸、笔。
    四、活动过程:
   (一)请求帮助,导入活动。
    1、出示两个装有黄、蓝液体的不同大小的瓶子,问: 这量杯水是否一样多?
    ①你用什么方法可以证明?
    ②用幼儿说的方法证明两杯水的容积的多与少,师幼共同讨论方法的正误。 (注意细节提示:操作时,要把杯中液体全部倒出,不能溢出,也不能有剩余部分)
   (二)幼儿实验操作,探索发现用多种方法比较液体的多少。
    1、启发幼儿用一个杯子比较液体的多少。(提示:操作台上的材料可能会给你的实验带来帮助)
    2、幼儿两两协商合作,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个别幼儿上前边演示边讲述操作方法。
    4、引导幼儿用量杯精确比较液体的多少。
    ①介绍操作材料;
    ②提示操作要求。
    5、幼儿再次合作实践操作,并记录。
    6、师幼共同小结:比较液体的多少可以利用两个相同的杯子,也可以用一个杯子;在使用一个杯子比较时要记得用符号作好标记,以便分辨的清;最好的办法是使用量杯,他能告诉我们多多少、少多少。
  • 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