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学习设计幼儿游戏活动。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探索性学习法。
◆教学准备:1、课前组织同学们到幼儿园观察幼儿的游戏活动,了解幼儿游戏的内容和组织形式,并了解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方式、方法。
2、课前为学生提供各种游戏活动案例。让学生先思考。
◆教学过程:
第一节 幼儿游戏概述
一、 设疑启思,帮助学生理解游戏的含义
你小时候最喜欢玩什么?你认为它们是游戏吗?什么是幼儿游戏?幼儿为什么喜欢游戏?请你谈谈自己的认识。
【知识要点】
幼儿游戏的含义:
1、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
2、游戏是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
二、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幼儿园游戏特点。
【问题研讨】
这个案例说明了幼儿游戏的哪些特点?
【归纳总结】
幼儿游戏的特点:
1、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活动。
2、游戏是有趣味的活动。
3、游戏是虚构的活动。
三、讲解游戏的教育作用和游戏种类
作用:
(一)游戏能促进幼儿智力和语言的发展。
(二)游戏能促进幼儿良好情感的发展。
(三)游戏能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种类:
1、创造性游戏: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
2、有规则游戏:智力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
第二节 幼儿游戏的指导
一、开门见山,讲授幼儿创造性游戏的指导和要求
【知识要点】
(一)、幼儿创造性游戏的指导要求
1、尊重幼儿游戏的自主性,满足幼儿游戏的多种要求。
2、创造良好的能引发幼儿创造性游戏的环境,保证幼儿创造性游戏的时间。
因此创设游戏环境时应注意以下的问题:
1)、教师应该研究幼儿,了解幼儿发展水平。
2)、良好的游戏环境应蕴涵着教师的教育意图和观念,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3、通过观察确定知道幼儿游戏的方法和直径,引导游戏过程,提高游戏水平。
教师指导幼儿游戏的方式:
①教师作为游戏伙伴的隐性指导。
②以教师身份直接点拨的显性指导。
二、通过案例研讨,帮助学生理解创造性游戏的指导要求
【案例呈现】(学生人手一组材料,供阅读讨论)
案例1:
小班:容容用手在一大团橡皮泥上拽了一小块,放在手心里搓,不一会儿就变成了一长条,他还继续搓,长条断了。他又拽了一块,还是那样搓,搓着搓着又断了,桌上已经有了好几段长条。容容把这些长条放在一起,东张西望。教师坐到容容的
【问题研讨】
教师在游戏情景中应怎样介入幼儿游戏?采取什么方式指导较好?
教师的指导对吗?你认为应当如何指导?
【归纳总结】
小班: 对于小班的幼儿,因为他们的游戏发展水平较低,应多丰富其生活经验。 帮助幼儿确定游戏主题,了解游戏规则,逐步学会合作游戏。
中班:
大班:
二、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角色游戏的指导
【活动录像】
幼儿角色游戏《超市购物》
【问题研讨】
1、角色游戏有何特点?
2 幼儿在游戏中为什么发生争执?教师应如何指导?
3、在角色游戏中教师观察指导的内容有哪些?
【归纳总结】
角色游戏的特点及指导:
1、角色游戏的特点:
(1)、幼儿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印象是角色游戏的源泉
(2)、想象活动是角色游戏的支柱
角色游戏过程是创造形态想象的过程,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
①对游戏角色的遐想(以人代人)
②对游戏材料的遐想(以物代物)
③对游戏情景的遐想(情景转换)
2、角色游戏的指导:
(1)、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2)、加强对游戏过程的具体指导
教师在观察知道时,应注意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A、游戏的主题和情节。
B、幼儿的行为是否有角色意识?有哪些行为表现?
三、通过案例分析,讲解结构游戏、表演游戏的种类与指导
1、 结构游戏的种类
【知识要点】
结构游戏的种类:
(1)、积木游戏(2)、积竹游戏(3)、积塑游戏(4)、金属构造游戏(5)、拼棒游戏(6)、拼图游戏(7)、玩沙、水、雪游戏
2、结构游戏的指导要求:
【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