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 ( C )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A、教师之间的关系 B、学生之间的关系C、师生关系 D、教师和领导之间的关系
200 ( C ),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确立的基本信念。 A、好的教育就是大力提高学生的成绩 B、升学就是成才,成才就要升学 C、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D、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
201 ( A )将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 A、终身学习 B、学校学习 C、交流学习 D、探究学习
202 教育的生机和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 B )健康发展 A、身体的 B、个性的 C、心理的 D、行为的
203 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改变( D )A、生活方式 B、交流方式 C、思考方式 D、学习方式
204 素质教育把( C ) 作为重点,反映了新时代的要求。A、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B、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C、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D、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
205 ( C )使教师职业超越了单一的工匠式技能特征,并成为衡量教师专业化程度的核心指标。A、 教学能力 B、教科研能力 C、创造力 D、终身学习
206 ( B )应成为新世纪教师工作的出发点。
A、热爱学生 B、尊重学生 C、关心学生 D、关注学生的成长
207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当前这场教育观念变革的主题就是( C )A、创新精神 B、实践能力 C、人的发展 D、素质教育
208 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理论,把( D ),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点。A、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B、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
209 ( D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思想观念和显著特征。A、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B、终身学习 C、人的可持续发展 D、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中心地位
210 ( A )是当今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客观要求A、 综合化 B、信息化 C、知识化 D、创新化
211 ( A ),正在使大批教师成了教学的机械重复者,复杂的脑力劳动退化为简单的体力劳动。A、课堂教学的模式化 B、教学评价的单一化 C、教学目的简单化 D、选拔制度的唯一性
212 ( C )教育活动的指南,是教育行为的向导,也是动员人们为之努力的精神力量A、教育目的 B、学习目标 C、教育理想 D、生活目标
213 学校推进素质教育整体改革的关键是( D )A、改变学校管理模式 B、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C、学校发展与教师专业成长和谐统一 D、将促进教师成才和促进学生成长的双重任务统一起来
214 教育观念变革的根本标志,首先表现在( D )。A、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B、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 C、学生个性的充分张扬 D、新型教师群体的构建
215 我国教育的改革与现代化发展,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创造的过程,关键问题取决于( C )。A、学校负责人教育思想的转变 B、整个社会的支持和认可 C、教师生动、活泼、主动地创造 D、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216 让教育科研成为素质教育的先导,为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发挥作用是我们将教学由经验型转化为( A )的主导思想。A、科研型 B、探究型 C、自主型 D、合作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