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充分、合理地运用评价结果。
75、课程评价的原则。
○1评价应有利于改进发展课程。
○2评价中发挥教师的主体性。
○3评价要有利用幼儿的发展。
○4评价应客观与真实。
76、幼儿的教育为什么离不开家庭。
○1家庭是幼儿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
○2家庭是人的第一个学校。
○3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力量。
77、家园合作的主要内容。
○1鼓励和引导家长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幼儿园教育,同心协力培养幼儿。
○2幼儿园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
78、家长作为重要的教育力量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家长的参与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2家长是教师最好的合作者。
○3家长与教师的配合使教育计划的可行性、幼儿园课程的适宜性、教育的连续性和有效性等都能更好地得到保证。
○4家长本身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
79、家园合作存在哪些问题?
○1家园合作尚不够深入,较多地停留在表面。
○2家庭和幼儿园的教育内容脱节。
80、幼儿园怎样与社区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的成长。
○1与社区资源共享,发展以幼儿园为核心的社区幼儿教育。
○2为社区精神文明的发展服务,共创幼儿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81、制约幼儿身心发展的具体因素。
○1遗传素质 ○2环境 ○3幼儿教育 ○4幼儿的主观能动性82、幼儿教师劳动的特点:
○1艰巨性 ○2细致性 ○3自主性 ○4创造性○5示范性和感染性 ○6整体性83、幼儿教育对国家、对个人有什么意义?
○1促进幼儿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
○2开放幼儿大脑潜力,促进智力发展。
○3发展幼儿个性,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
○4培育幼儿美感,促进想象力,创造性的发展。
84、蒙台梭利教育中"一个有准备的环境"的特点。
○1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有利于儿童创造自我和自我实现。
○2一个有秩序的环境,儿童能在那里安静而有规律地生活。
○3一个生气勃勃的环境,幼儿在那里充满生气、欢乐和爱意,毫不疲倦地生活,精神饱满地自由活动。
○4一个愉快的环境,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是为儿童设置的,适合于儿童的年龄特点,对儿童有极大吸引力。
85、在贯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重视幼儿的自发性游戏。
○2充分利用游戏形式组织幼儿园各类教育活动。
○3满足幼儿对多种游戏的需要。
86、幼儿心理发展规律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1研究幼儿各种心理过程的发生和发展趋势。
○2研究幼儿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
○3研究幼儿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
○4探讨关于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
87、幼儿心理学的任务。
○1解释幼儿阶段心理变化的基本规律。
○2解释幼儿心理的发展变化。
88、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原则有哪些?
○1客观性原则 ○2发展性原则 ○3教育性原则89、幼儿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1观察法 ○2实验法 ○3测验法 ○4调查法 ○5谈话法和作品分析法90、幼儿心理发展的阶段划分。
○1婴儿期(0~1岁),也叫乳儿期,包括新生儿期、婴儿期、婴儿晚期。
○2先学前期(1~3岁),也叫幼儿早期。
○3学前期(3~6岁),也叫幼儿期,包括幼儿初期、幼儿中期、幼儿晚期。
○4学龄期(6、7~18岁),包括学龄初期、学龄中期、学龄晚期。
91、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1幼儿心理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
○2幼儿的认知活动由具体形象为主,开始向抽象逻辑性发展。
○3幼儿的心理活动,由以无意性为主,开始向有意性发展。
○4幼儿情绪由易变、外露向稳定性和有意控制发展。
○5幼儿的个性开始形成,逐渐向稳定性和有意控制发展。
92、幼儿认知活动的具体形象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对事物的认知主要依赖于感知。
○2表象活跃。
○3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93、婴儿期(0~1岁)的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1适应新生活,认识周围世界,开始与人交往。
○2动作不断发展。
○3心理活动的发生和发展。
94、幼儿前期(1~3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1动作逐渐发展完善。
○2出现新的心理活动。
○3独立性开始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