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简述婴幼儿依恋的发展阶段。
3. 简述幼儿园教育活动应遵循的原则。
4.实施幼儿智育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2分,共24分1. 试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2. 试述幼儿晚期的心理特点五、案例分析(共14分)学期过了一半,晨晨的新鲜感少了,他不再和以前一样兴奋。回到家,妈妈问他上小学好不好,他的回答是上学没意思,不能像幼儿园那样自由,不能经常画画,还要做作业,中午不能午睡。晨晨觉得还是上幼儿园好……结合案例,谈谈应如何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
教师招聘考试押题试卷(十一)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 )A.社会教育 B.家庭教育 C.职业教育 D.学校教育2.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朱熹3.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的发展。
A.教育规律 B.教育价值 C.教育现象 D.教育问题4.下列不属于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标准的是( )A. 动作发展正常 B. 认知活动积极 C. 情绪积极向上 D.道德发展良好5.思维处在直觉思维阶段,思维和动作行为紧密联系,一旦动作停止或转移,思维活动也随之停止或转移。这是( ) 的思维特点。
A.托班幼儿 B.小班幼儿 C.中班幼儿 D.大班幼儿6.促进幼儿心理发展最好的活动形式是( )A.游戏 B.学习 C.劳动 D.交往7.儿童对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多,而在同样情况下对另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少的现象是( )A.探究性注意 B.定向性注意 C.选择性注意 D.状态性注意8.心理学家布卢姆通过研究发现,出生后头4年儿童的智力发展最快,已经发展了( )A.70% B.60% C.65% D.50%9.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最大特点是( )A.破坏性 B.情绪性 C.目的性 D.情境性10.关于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正确的说法是( )A.定向性注意随年龄的增长而占据越来越大的地位B.有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无意注意的发展C.定向性注意的发生先于选择性注意的发生D.选择性注意的范围扩大,定向性注意的范围缩小11.中班幼儿喜欢告状,这体现的幼儿情感是( )A.理智感 B.美感 C.道德感 D.实践感12.儿童容易模仿影视片中反面人物的行为,结果导致不良品德。为了避免影视片的消极影响,根据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适当的做法是( )A.避免学生观看这类影视片B.对有模仿行为的儿童进行说理教育C.影片中尽量少描写反面人物D.影视片应使观众体验到"恶有恶报,善有善报"13.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食物是( )A.中性刺激 B.无条件刺激 C.条件反应 D.无条件反应14.快乐和( )是两种最基本的肯定情绪。
A.喜悦 B.高兴 C.兴奋 D.兴趣15.( )一般指认知能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
A.智力 B.智商 C.想象 D.能力16.利用各种结构材料或玩具进行建构的活动是( )A.规则游戏 B.结构游戏 C.角色游戏 D.表演游戏17.实现保教合一的前提是( )A.良好的工作伙伴与师生关系 B.教师的保育意识C.保育员的工作态度 D.幼儿的自理能力18.下列不属于幼儿园活动室布置原则的是( )A.教育性原则 B.主体性原则 C.创造性原则 D.色彩性原则19.儿童出现想象的萌芽时期是( )A.1.5~2岁 B.2~2.5岁 C.2.5~3岁 D.3~3.5岁20.以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粗枝大叶为特征的气质类型是( )A.粘液质 B.多血质 C.胆汁质 D.抑郁质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1.中期目标2.直观形象法3.幼小衔接4. 激情5.同伴关系6.洛克的"白板说"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1. 幼儿的学习有哪些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