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幼儿园担负着哪两种任务?
3. 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4. 简述个性的基本特征。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2分,共24分)1. 试述现代儿童观。
2. 试述幼儿教师的职责。
五、案例分析(共14分)"独生子女"问题已成为现代社会中的普遍现象,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都围着一个孩子转,不免让这些孩子产生"娇""骄"二气。幼儿园教师应注意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结合案例,试分析应如何做好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工作。
教师招聘考试押题试卷(六)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被誉为"幼儿园之父"的是( )A.卢梭 B.裴斯泰洛奇 C.蒙台梭利 D.福禄贝尔2.我国幼儿教育机构的主体部分是( )A.社区活动中心 B.游戏小组 C.亲子班 D.幼儿园3.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所确定的保护儿童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无差别原则 B.无歧视原则 C.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D.儿童利益最佳原则4. 随意开除学生侵犯了学生的( )A. 受教育权 B. 人身权 C. 财产权 D. 着作权5. 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称为( )A.横向迁移 B.纵向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6. 在教学中,强调学生通过教师的直接传授的来获得知识的学习是( )A.机械学习 B.有意义学习 C.接受学习 D.发现学习7.认为迁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迁移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 D.关系转换说8.幼儿看到故事书中的"坏人",常常会把它抠掉,这是幼儿( ) 的表现。
A.情绪冲动性 B.情绪易变性 C.情绪两极性 D.情绪感染性9.通过分析儿童的手工、绘画等去 了解儿童心理的研究方法称为( )A.教育实验法 B.观察法 C.作品分析法 D.调查访问法10.3岁儿童常常表现出各种反抗行为或执拗现象,这是儿童心理发展中的( )现象。
A.最近发展期 B.敏感期 C.转折期 D.关键期11.在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的是教师的( )A.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 B.崇高的职业道德C.丰厚的文化学科知识 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12.手眼协调动作发生于( )A.2~3个月 B.3~4个月 C.4~5个月 D.5~6个月13."揠苗助长"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均衡性 D.差异性14.依据事物的形象或表象以及它们的彼此联系而进行的思维是( )A.具体形象思维 B.直观行动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思维15.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是( )A.规则游戏 B.结构游戏 C.角色游戏 D.表演游戏16.儿童( )后才能以他人为中心辨别左右。
A.2、3岁 B.4岁 C.5岁 D.7岁17.教师组织儿童反复练习一定的动作或活动方式,从而巩固其知识经验、形成简单技能和行为习惯,这种方法是( )A.语言法 B.行动操练法 C.环境体验法 D.移情法18.我们阅读鲁迅的作品《祝福》中关于祥林嫂的文字描述时,想象出祥林嫂的形象属于(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无意想象 D.有意想象19.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思维发展的顺序为( )A.具体形象思维、直观动作思维、抽象逻辑思维B.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具体形象思维、直观动作思维D.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直观动作思维20.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主要是指( )A.购买大型玩具 B.安装塑胶地板C.合格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精神环境 D.选择较清静的场所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1.艺友制2.实验法3. 教师违法行为4. 教育法规5. 程序教学6.情绪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1. 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有哪些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