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的劳动具有示范性。
幼儿教育的劳动具有长期性。
○2角色特点:教师是幼儿生活的照料者。
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
教师是幼儿与社会沟通的中介者。
26、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是什么?
○1要有事业心。
○2具有健康的身心素养。
○3具有较为扎实的教育和文化科学知识。
○4具有多方面的能力素质。
27、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1幼儿是教育的客体。
○2幼儿是自身学习的主体。
○3幼儿是自身权利的主体。
28、幼儿园环境的含义。
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调教的总和,它包括幼儿园、家庭、社会中一切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外部因素。按其性质可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大类。狭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在幼儿园中,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物质与精神要素的总和。
29、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是什么?
○1环境与教育目标一致的原则。
○2适宜性原则。
○3幼儿参与的原则。
○4开放性原则。
○5经济性原则。
30、创设幼儿园环境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1重视精神环境的创设。
○2重视教师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作用。
31、教师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有什么作用?
○1是幼儿园环境的设计者。
○2是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引导者。
32、幼儿的特性是什么?
○1幼儿是完整的人。
○2幼儿是独特的人。
33、试述现代社会的儿童观。
儿童是与成人平等的、独立的、发展中的个体,社会应当保障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应当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和权利,尊重他们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尊重他们的能力和个性,应当为他们创造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
34、幼儿园环境的特点。
○1环境的教育性。
○2环境的可控性。
35、课程的基本要素。
○1课程目标○2课程内容○3课程组织○4课程评价36、幼儿园课程的性质。
○1幼儿园课程是终生教育的根基课程。
○2幼儿园课程是基础素质教育课程。
○3幼儿园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的基础部分。
○4幼儿园课程是非义务教育课程。
37、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1幼儿园课程融合于幼儿在园内的一日活动之中,具有生活化的特点,并以游戏为基本形式。
○2幼儿园课程以促使幼儿获得对生活环境的直接经验为主要目的。
38、幼儿园课程工作主要涉及两方面。
○1课程设计○2课程实践39、制定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依据。
○1国家关于幼儿园的教育目标。
○2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
○3幼儿园的环境条件。
40、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作用。
○1是选择和确定幼儿园课程内容的依据。
○2是制定教育活动计划的依据。
○3引导教育活动过程的方向。
○4是评价教育活动效果的依据。
41、选择与确定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原则。
○1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整体需要,有效发挥各领域内容的教育作用。
○2符合幼儿的发展规律与特点,对幼儿来说是必要的和有效的学习内容。
○3练习幼儿的实际生活,符合幼儿的兴趣,有利于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
○4适合幼儿发展需要,对幼儿的学习具有挑战性。
42、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特点。
○1生活性与启蒙性。
○2活动性与参与性。
○3游戏性与情境性。
43、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1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支持者)○2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3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内容(语言、艺术、社会、科学、健康)○4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方法。
44、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原则。
○1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2积极性原则。
○3发展性原则。○4直观性原则。
○5活动性原则。
45、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1活动法:游戏法、实验法、操作练习法。
○2直观法:观察法、演示和示范。
○3口授法:谈话、讲解与讲述。
46、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策略。
○1科学运用直接教学和间接教学的方式。
○2指导幼儿自主学习。
○3组织形式多样化。
○4注意教育内容的综合。
○5将教育任务有机地渗透在游戏和日常生活环节中。
○6重视家园合作,取得家长对教学活动的支持。
○7研究教学行为。
46、幼儿园教育教学的途径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