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为儿童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65、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内容。
○1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2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
○3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
66、幼小衔接工作的指导思想。
○1长期性而非突击性。
○2整体性而非单项性。
○3培养入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
67、儿童上小学后面临的主要困难及教学策略。
一、身体适应方面。主要表现为不习惯小学联系上课的方式,原有的生活规律被打乱了,感到比较疲劳,每天喝水很少,户外活动减少,出现食欲不振、睡眠不足、体重下降,甚至频频生病等问题。策略有:需要在平时加强体育锻炼,努力提高儿童的身体素质。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增强抵御各种疾病的能力,提高其对新生活的适应能力。
二、社会适应方面的困难及策略1、任务意识和完成任务的能力方面较缺乏。
策略有:
○1在教育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正确地给自己和幼儿定位,充分认识到给幼儿锻炼的机会对其发展的价值,把独立完成任务的机会还给幼儿。
○2在幼儿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成人应该多给幼儿一些正面的鼓励与支持,在幼儿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以适时和适当的指导。
○3组织一些专门的教育活动来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和能力。
○4当幼儿完成任务后,教师要及时对其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
2、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方面较薄弱。
策略有:
○1在制定班级规则时应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参与制定。
○2平时可以多与幼儿做约定,定下来的事一定要做。
○3结合幼儿日常交往的具体冲突,引导他们通过主动的交流和谈判,达成共同活动的规则,并可以共同商议变动规则。
○4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别人的活动了解一些风俗习惯,以及特定社交场合的交往规则。
○5在平时的教育中注意给幼儿正面的强化,让每个幼儿都认为自己是一个懂道理、守信用的孩子,从而使其自觉地遵守规则。
○6教师还可以经常与幼儿共同分享自己在交往中的心得,帮助幼儿掌握社会交往的基本策略与态度。
3、独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方面策略:
○1给幼儿锻炼独立生活能力的机会,从小处进行教育,并在生活中严格要求。
○2教给幼儿正确和安全的行为方式,持之以恒,形成习惯。
○3在幼儿园谈论和讲解碰到安全问题的事例及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幼儿今后一旦面临危险,知道该向谁求助并能够得到及时地救助和支持。
4、人际交往能力方面策略:教师首先应该认识到人际交往能力是影响幼儿入学适应的重要因素,注意在生活中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这方面的教育。
三、学习适应方面的困难主要表现在其学习习惯与学习态度等非智力因素方面,包括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注意力、坚持性、良好的阅读和书写习惯等,而不是在智力与知识上。
策略:
○1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与技能,使他能感受到读书的乐趣。
○2通过绘画和其他手工活动,提高幼儿用笔的灵活性,为其入学后书写打好基础。
○3把提高幼儿的注意力、自制力和坚持性作为幼小衔接的重要工作。
○4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机会加强思维训练,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
68、幼小衔接工作应主要的问题。
○1幼小衔接工作应贯穿于整个幼儿期。
○2要全面培养幼儿的素质。
○3纠正幼儿园教育中的小学化倾向。
○4协调幼儿园、小学、家庭和社会的关系,共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69、幼儿园教育评价有哪些作用?
○1鉴定作用 ○2诊断作用 ○3改进作用 ○4导向作用70、幼儿发展评价包括哪些?
○1健康与动作发展评价。
○2认知与语言发展评价。
○3品德与社会性发展评价。
○4艺术与情感发展评价。
○5习惯与自理能力发展评价。
71、教师工作评价包括哪些?
○1安全工作。
○2卫生保健工作。
○3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4对幼儿的管理。
○5环境创设工作。
○6家长工作评价。
72、幼儿园教育评价的方法。
○1观察法 ○2访问谈话法 ○3问卷调查法 ○4档案袋评定法○5测验法 ○6自我评价法 ○7统计分析法73、幼儿园教育评价的步骤。
○1确定评价的目标。○2设计评价方案。
○3实施评价。
74、幼儿园教育评价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树立正确的评价观。
○2与日常教育工作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