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5)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4年10月29日 15:39:42

  三、学前儿童绘画与其他心理活动的关系(一)绘画与情感(二)绘画与言语发展(三)绘画与信息加工(四)绘画与智力发展(五)绘画与概念形成四、如何读懂儿童画(一)作画的顺序1 儿童一般先画轮廓,再补充细节。

  2 儿童所画的第一个人通常是最爱他的人,或者在他看来是最重要、最权威的人。

  3 图画中成员的先后次序反映了儿童眼中家庭成员的地位。

  (二)形象的大小一个人在儿童画中越高大,表明这个人在儿童心目中越有威信、越重要。

  (三)人物关系1 儿童通常把自己画在依恋对象的旁边。

  2家庭成员之间的距离,表明了儿童在情感上与之的亲疏。

  (四)细部处理如儿童详尽地表达五官的细部,对脸部的兴趣明显大于身体其他部位,说明这位亲人对儿童非常重要。 如果儿童画中人物面部五官缺失,通常是儿童对该人物有消极的负面情绪的反映。

  (五)图画的色彩儿童画中的色彩是情感的温度计。

  1 儿童喜欢将自己钟情的人物和事件涂上暖色调,用最鲜艳的色彩点染自己心目中的亲人,会给他们穿上彩虹般的盛装。

  2 暗淡的色彩是暗淡心情的反映。 儿童画中的冷色调表明孩子与所画人物关系不和谐,而黑色通常表明孩子对此人在情感上难以接受。

  第十三章摇 学前儿童的游戏心理发展一、儿童游戏心理结构从心理学视角分析,游戏是多种心理成分参与并且以某种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复合性心理活动。

  (一)儿童游戏的心理结构中,认知是重要因素。

  (二)儿童游戏的心理结构中,动机和情绪是基本成分。 游戏过程中儿童情绪体验的性质往往决定了游戏过程的创造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游戏过程中儿童的语言具有两种形态:游戏语言与角色语言。 游戏语言体现儿童对游戏的向往、追求和在游戏中体会的满足。角色语言决定于特定角色体验及其外化的表征方式。

  (四)游戏过程中的动作包括表情、手势及材料操作,也是情感交流、角色扮演或造型的基本表现方式。

  二、游戏中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一)游戏中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特点1 游戏中儿童语言发展特点2 游戏中儿童创造力发展特点3游戏中儿童智力发展特点(二)游戏中学前儿童社会化发展特点1 游戏中的角色社会化角色社会化是儿童学习社会角色规范并且形成相应的行为模式的过程。 游戏中学前儿童角色社会化主要体现于初步形成一定的社会角色。

  2游戏中情感社会化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实现:一是游戏的社会性使儿童的社会性情感增强;二是从亲子游戏向同伴游戏扩展,儿童的人际情感不断复杂化并且获得多种情感寄托。

  3 游戏中道德社会化游戏规则是一种特殊形态的道德规范。 游戏中儿童道德社会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游戏规则的内化与发展之中。

  (三)游戏中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特点二、学前儿童游戏心理的发展趋势(一)学前儿童游戏心理发展过程皮亚杰把儿童游戏的发展划分为三个基本阶段:

  1 练习性游戏阶段(0 ~2 岁)2 象征性游戏阶段(2 ~7 岁)3 规则性游戏阶段(7 ~11、12 岁)(二)婴儿游戏心理的发展趋势1 游戏类型以练习性游戏为主,主要表现为感觉-动作游戏。2 游戏的认知结构不断分化。

  3 游戏的社会成分不断增加。

  (三)幼儿游戏心理的发展趋势1游戏类型日益齐全,并且以象征性游戏为主导。2游戏的象征功能不断丰富、完善。3游戏的社会性成分日益多元化。

  第三部分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工作指导第一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概述一、幼儿园教育活动涵义及特点(一)幼儿园教育活动涵义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活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 是体现"自主与主体特质冶和"主客观因素和作用冶的活动。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特点1 整合性2生活性3 趣味性4 动态性二、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类型(一)从活动的结构角度可分为学科领域结构的教育活动和主题单元结构的教育活动。

  (二)从活动的特征角度可分为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和学习活动。

  (三)从活动的内容领域角度可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领域教育活动。

  (四)从活动的性质角度可分为儿童自主生成活动和教师预先设置的教育活动。

  (五)从活动的组织形式角度可分为集体活动、区角(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

  三、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概述(一)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涵义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可以被看成是对教师教学组织行为的一种预先筹划,它是对一系列外部事件进行精心设计和安排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支持和促进儿童内部的学习。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主要内容1 对学习活动目标的设定2 对学习对象、学习需要的分析3 对学习情境的发展4 对活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5 对学习过程的安排和调整6 对学习对象行为的预测和评估等四、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理论基础(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二)认知派学习理论1知识的建构主义理论2最近发展区理论五、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一)发展性原则1 以促进儿童的发展为出发点,应当适应儿童的发展水平,考虑儿童的原有基础。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