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游戏(15)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4年07月21日 14:24:53

  图示标志一般用于游戏中玩具材料的摆放顺序、游戏区域的标示、区域进出的规划、人员数量的控制、游戏情节的发展提示、玩具的配对归放以及游戏中角色的选择等。通过个各种各样的幼儿常见的、具体形象的图示标志的利用,可以减少幼儿之间来自环境的矛盾和冲突,有利于幼儿形成自觉自律的行为。

  角色标志是用来帮助幼儿增强角色意识,更好地进行角色之间的分工,有利于角色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一般具体的做法是提供各种头饰、面具、典型的服饰、典型的角色工具(如方向盘、医疗器具)、代表不同年龄性别的用品等。

  (3)多种质地的材料的诱发作用--材料提供法材料在幼儿的游戏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幼儿的知识经验与能力发展水平的影响,致使他们在游戏时常会受到材料自身功能的制约。如果教师提供的材料单一,那幼儿的游戏情节就会受到材料的限制。因此,在游戏中为幼儿提供多种材料,有利于他们通过对多种材料的探索,获取丰富的感官刺激,利用不同的材料去替代和想象,在与材料的互动中促进其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发展。通过观察研究发现,不同的材料在游戏中的作用是不同的。

  纸质材料可以使幼儿随心所欲地替代和想象。硬纸板可作为固定环境所用,例如一个小房子、一辆汽车、或一个家的门、一个超市的围墙等,使幼儿在游戏中有相对独立的游戏空间;柔软的彩色皱纹纸,可以供幼儿做成各种条形、颗粒形、片形等,用于装饰环境或幼儿动手操作,使他们在游戏中有事可做;布类材料包括化纤、棉等各种质地的手绢、丝巾、绸缎等,由于其质地柔软,有一定的尺寸、环纹,而有因为无一定的形状可以千变万化,幼儿在游戏中往往用这些布类材料来装扮自己或装饰家。这类材料在游戏中倍受女孩子的青睐。

  油泥、面团类材料质地柔软且可塑性强,可以随幼儿的心愿搓、团、揉、捏出各种形状的东西,且可以还原并反复利用,不仅能满足幼儿无限的想象空间,也可以让幼儿在满足感官需要的同时,获得极大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是幼儿百玩不厌的玩具材料。在游戏中提供油泥类玩具,可以诱发幼儿不断地与之互动,促进游戏情节的不断发展。

  (4)观察指导法2.显性介入(选)(1)语言指导法根据教师对幼儿游戏中各种问题的提问目的和方式不同,可以把教师的语言分为七类。

  询问式语言:询问式语言一般以疑问句的形式出现,询问式语言并非教师不了解某种游戏的情节,随便问像"这是什么呀?你在干什么呀?"等一类幼儿不需要思考和努力尝试即可回答的问题,而是根据幼儿游戏看展的情节,觉得幼儿需要帮助或有指导的必要时,教师有目的地设置问题情景、提出问题。类似的语言有:

  建议式语言:有些建议式的语言也是以询问的方式出现,与询问方式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提出问题而且还基于具体的暗示。教师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当发现幼儿在游戏中情节发展停滞不前或发展情节有困难时,教师基于幼儿的不是直接的指导,而是用建议的方式"这样试试。。。。。。""如果不行,再想想其他办法。""我觉得有点烫,有冰块吗?""我要。。。。。可是没有。。。。。"来达到指导的目的。举例:

  澄清式语言:幼儿的游戏是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他们自己并不知道筛选,对于游戏中一些不明白的事情,或幼儿模仿了一些不良现象,教师不能随便评价,而应该引导幼儿来加以讨论、澄清,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如"警察买东西是不是就不用给钱"。

  鼓励式语言:教师用鼓励式的表扬可以促进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及规则意识的形成。对于幼儿在游戏中的某些不良行为习惯及违规行为,教师不一定直接指出来,而是用一种激励式的正面语言,把希望头儿出现的行为要求提出来,让他们知道该怎样做。举例:

  邀请式语言:对于游戏中的弱者或无人问津的区域,教师可以运用邀请的方式"我们一起去把!""你可以帮我理发吗?""请问你在知道'加油站'在哪里吗?"等语言来提高幼儿游戏的兴趣和愿望,带领他们进入游戏情景,促进他们与其他幼儿的交往,让他们体验到参与游戏的快乐和胜任游戏的成功感。举例:

  角色式语言:当发现游戏情节总是处于停滞状态时,教师以角色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去,如"我是超市送货的,需要帮忙吗?"不仅会使游戏的情节得以丰富,而且还使幼儿感到亲切和平等。但在运用时要注意把握幼儿已有的经验,切忌超出幼儿的经验范围,露出"导演"的痕迹。举例:

  指令式语言:当幼儿在游戏中严重地违反规则或出现攻击性行为时,教师的指导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转移注意,但这样做也许效果不佳,如,当看见一个幼儿正拿着一块积木向另一个幼儿的头上打去时,教师别无选择的方法是立即用行为和语言加以制止,即"请停下来"、"不能这样"。。。。。二是明确告诉幼儿这样做的后果。以保证幼儿在游戏中的安全和健康,即"你不可以用玩具打小朋友的头,这样会很疼的!"这样既讲明了道理,又达到约束幼儿不良行为的产生的目的。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