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学数学常见问题(14)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05月08日 23:23:34

  对于第一个现象,也许我们可以用幼儿小肌肉动作发展的局限来解释。执笔画图,需要控制小手肌肉的精细动作,而这对于2—3岁的孩子来说,确实有一些困难。

  而后一个现象,则恰好映证了儿童有自己的几何学!

  如前所述,这一阶段的孩子还不能区分各种不同的图形和形状,更不能认识各种图形的特征。但是,他们能够分辨封闭的图形与开放的图形。因此,在他们眼中,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一条封闭的曲线。当你要他(她)画出圆形、三角形与正方形时,他们也只能画出三条分辨不出究竟是什么图形的封闭曲线。而一个还没有封闭的圆形,显然就不能被他们所接受了。

  综上所述,孩子画不出我们所期望的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是由诸多自身暂时无法克服的客观因素所致,而非主观因素使然,这是每个孩子在发展过程中都必须经历的、不可逾越的阶段。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根据幼儿发展的特点来进行相应的教育:

  我们不应该用成人的眼光来教孩子,不应指责孩子的“错误”,甚至迫使孩子反复练习,期望孩子能画出标准的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这样作不仅事倍功半,,还会无端地损害孩子学习的信心和融洽的亲子关系。相反,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去注意和观察各种图形的开放、封闭等特征。鉴于幼儿还处于涂鸦阶段,我们不必要求幼儿画出各种图形,但是可以和孩子一起画,或者画给他看,孩子看到你的笔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图形,一定会很感兴趣。我们也可以找一根绳子,打个结,然后把它变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引导孩子关注这些封闭图形之间的变化,是多么的神奇!

  31.为什么我的孩子说不出“三角形有三个角”?

  有位家长说出了这样的困惑:在教孩子认识三角形时,我给他提供了很多的实物、卡片,并使他充分运用视觉、触觉和动觉等多种感官来感知三角形的基本特征,但是,无论怎样努力,孩子就是说不出“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我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这么简单的几个字,就如此难以记住呢?这使得家长很纳闷,也很焦虑。

  其实,说出“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这对于2、3岁的孩子来说确实并不容易。这是因为:

  首先,“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是一个命题,而不象家长所想象的仅仅是简单的几个字,这几个字实际上是一个有意义的判断,不是通过记忆就能记住的。

  其次,“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是一个科学的命题,是正确反映三角形本质特征的科学命题,即只要一个图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就一定是三角形。但是,2—3岁的孩子并不是这样来认识三角形的。他们所掌握的仅仅是一些有关几何形体的经验,即前几何形体知识,如“三角形是尖尖的”。总之他们是从整体上、笼统地感知三角形的,而不是根据三角形的特征来认识三角形的。

  第三,这实际上是一个抽象的命题,是对三角形的多种不同变式充分感知后抽象概括出来的三角形的本质特征。也就是说,孩子要具有一定水平的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才能真正理解它。这对于还处于直觉行动思维水平的的孩子来说,困难可想而知。因此 ,孩子不能说出“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是2—3岁孩子发展的正常水平。若家长一遍一遍地教孩子念“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孩子也许会熟背如流,但是,对孩子来说,这些词语仅是一些无意义的符号,并没有产生如我们所理解的意义。也就是说,尽管孩子能说出“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但是,当要孩子从一堆卡片中取出三角形时,孩子依然不能完成任务。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这一阶段让孩子充分地感知各种图形的实物、卡片,获得有关图形的感性经验,在以后的学习中会很快地掌握三角形的基本特征,说出“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数理逻辑经验

  32.2-3岁儿童有集合的观念吗?

  你可能还记得,当你的孩子在2岁左右的时候,朋友问孩子:“你们家里有谁?”孩子会列举:“有爸爸、有妈妈、有宝宝。”他不会说“有叔叔”;你买了一把新的小手枪回来,他会把它和自己的小汽车、小积木一起放在玩具柜里;你同意孩子吃点点心时,他会直奔放零食的盘子……在孩子小小的脑袋瓜内,虽然说不清楚为什么这样做,但从他的行动来看,孩子已经具有非常初浅的、笼统的集合观念。

  2-3岁的孩子对集合概念的感知是很泛化的,是一种笼统的知觉:他们还不能看到集合明显的界线,也不能一个接一个地感知集合中的元素。孩子在玩积木时,他不会一块积木一块积木地去感知,你悄悄地拿走几块积木,他是不会发现的,他也没有意识到集合的元素数量。你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吗:爸爸让孩子把积木收起来,可孩子收了几块后就走了,爸爸问积木收拾好了吗?孩子回答全都收起来了,这是因为他这时感知的只是一堆不确定的模糊不清的东西,而不是作为结构完整的统一体的集合。3岁左右的孩子已经能在集合的界限以内来感知集合了。你给孩子4个布娃娃,让孩子喂布娃娃吃点心(小珠子),你会发现孩子给第一个娃娃喂了点心,给最后的娃娃也喂了点心,却把中间的娃娃漏掉了,因为他们只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集合的界限上,从而削弱了对集合内其它物体的注意。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