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学数学常见问题(37)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05月08日 23:23:34

  87.为什么孩子能说出自己的左右,却不能说出别人的左右?

  左右方位辨别标准的模糊性,决定了左右方位概念本身的复杂性,也决定了孩子掌握左右方位概念的艰难性,能说出自己的左右和能说出别人的左右相比,能说出别人的左右就更为复杂,对孩子来讲,掌握起来难度更高。心理学研究表明,这一阶段孩子的思维具有自我中心性,即只能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不能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如一个玩具放在孩子的右侧,若妈妈说放在自己的左侧,孩子会纳闷“玩具明明是在我的右侧,怎么又说在左侧呢?”无论妈妈怎么讲,孩子始终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同时,否定妈妈的判断的正确性。从孩子的质疑中可见,孩子在同时考虑自己的判断和妈妈的判断时,已经完全模糊了判断左右的参照物,左右概念在孩子眼中是相对于自己的绝对概念,孩子的困惑就在于我没变,玩具没变,怎么左右位置关系却发生变化了呢?因此,如何使孩子意识到两个判断的参照物不同,克服并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特点,学会从别人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发展思维的相对性便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我们也知道这一阶段孩子出于具体形象水平,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因此,对于他们来讲,缺乏经验的理论本身就是苍白无力的,任何空洞的讲解也是无助的。因此,家长需要在具体水平上帮助孩子通过自己位置的亲自转换来体验左右方位的相对性,逐渐地在遇到同样的问题时,能够在头脑中自动上演这种转换过程,最后能快速地进行转换,从而抽象概括出左右方位的相对性。例如,就上面的问题,玩具在孩子的右侧,可以先让孩子在右侧的手上做个标记,然后让孩子转移身体大约180度,和妈妈在同一方向上,再看看此时玩具在自己的哪一侧,孩子会发现玩具现在在自己的左侧,也在妈妈的左侧,当再转回到原来的方向上时,玩具又在自己的右侧。多次重复类似的活动,孩子就能够摆脱“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习惯,掌握左右方位的相对性。

  数理逻辑经验

  88.为什么孩子说“红花多、花少”?

  5朵红花,3朵黄花,当你问红花多还中花多,孩子的答案常常会出错。生活中经常会有类似的现象困扰着家长,家长一般会认为孩子是数数环节发生了错误,就一味地机械地要孩子记住:“告诉你是花多,红花少。”可是您是否想过:“为什么孩子有这个答案呢?

  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各类不同的物体,他们都具有某种属性或特征,如果将具有同样属性或特征的物体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一个物体群,每类物体就是一个集合,如一群人、一把筷子、一盒积木,每一个集合所包含的数目是不同的,例如“花”是一个大集合,而红花是其中的一部分,是它的子集。研究表明,5岁左右的儿童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刚开始萌芽,当问孩子“红花多,还是花多时”,他们所看到的是红花,而花则包含了红花、黄花这点对儿童来说显得抽象了,所以儿童多数回答的是红花多。对集与子集的包含关系,儿童需要具有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才能理解的。3—6岁的儿童能感知到集合的界限,但还缺乏对集合里所有元素的精确知觉,对集合和子集的关系、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还未理解,不知道集合大于子集、整体大于部分。我国有人对3—7岁儿童理解包含关系能力作过实验比较。他们把三只小猪都背着救生圈并排放着,其中有两只穿着红裤衩,问儿童:“背救生圈的小猪多还是穿红裤衩的小猪多?”结果,4岁儿童回答正确的人数为5%,他们还不能理解集与子集的包含关系。5岁儿童回答正确的达45%,说明他们能初步理解,但准确率还不高。6岁儿童对集与子集包含关系的理解从5岁时的45%上升到65%,说明儿童对集与子集包含关系的理解逐步在提高。

  89.孩子说“三头牛加五个人等于八”对吗?我该怎么解释?

  “三头牛加五个人等于八”单纯的数字相加,答案似乎是对的,但它不仅仅是一个数量关系问题,它还渗透类的概念问题。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属性和特征的物体,如果将具有同样属性或特征的物体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类”。如将梨子、苹果、香蕉等放在一起,总称为水果;把老虎、大象、狮子等归在一起,总称为动物。可见,在“三头牛加五个人等于八”这句话中,牛属于是动物类,而人属于人类。因此,他们属于两个不同的类,把两个不同类的物体相加就是错误的。作为家长,一方面应该告诉孩子,牛是动物,不能和人归在一起。另一方面,在生活中应加强幼儿对类概念的理解,通过分类活动,如引导幼儿给物体分类,自己确定分类标准后自由分类,并用语言表达“为什么要把它们放在一起”,引导幼儿在分类过程中初步理解类与子类的关系。

  90.怎样引导孩子从不同角度给一组物体分类?

  不知你有没有留意,在你和孩子一块游戏时,请孩子拿一块方积木给你,孩子会很快的将其放在你的手中;请孩子拿一块大的正方形积木给你,他需要费一些时间,有可能交给你的还不是你说的大的正方形积木。这一现象并不奇怪,孩子年龄小,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大的、正方形的)给一组物体分类对他来说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这样一个对于我们成人来说不经意的指示,则需要孩子经过记忆、分析、寻找、判断、分类、搜取等一系列思维过程,所以,我们应该帮助孩子完成这样一个对他来说有一定的难度的分类活动,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尝试: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