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孩子起床的时候,可让孩子去看看天气,用“今天天气……”向家人报告;再让他(她)观察一下一家人早上都在忙什么,用“早上爸爸在……,早上妈妈在……,早上宝宝在……”进行表述;在去幼儿园的路上,也可让孩子说一说,早上都见到了谁,听到了什么。早上爸爸妈妈要去哪里,宝宝要去哪里?等。到了晚上,让孩子用“今天在幼儿园……”向家人说一说白天幼儿园的生活。还可以用“晚上,爸爸妈妈在……”“晚上,宝宝要……”来表述家庭晚间的生活。
在孩子的读物中,一些文学作品是孩子百听不厌的。有许多故事的开头都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这样的句式,你可以提醒孩子注意这样的时间交代,帮助孩子理解这些句式所指的时间含义。讲完一个故事,可问问孩子故事的情节发展线索,引导孩子用“故事开头是……后来……最后……”来进行复述。
孩子在独自玩耍,到了该吃饭或该洗簌的时候,你可以提醒孩子:还有一会儿就该……,或问问孩子:下面的时间,我们该干什么了?孩子自然就会意识到特定事件的时间要求,同时也会慢慢建立起到什么时间做什么事的时间观念。
另外你还可以用一些简便的方法来教孩子掌握时间。例如,在电子钟的8点位置贴一个标记,告诉孩子:如果白天短针指着标记时,宝宝就该走到幼儿园了。如果晚上短针指着标记时,宝宝就该向大家道晚安去睡觉了。有一位朋友曾告诉我,她的孩子原先每次刷牙都是马马乎乎地把牙刷伸进嘴里捣鼓两下就算完事。后来她就在孩子刷牙时摆上一只三分钟才能漏完的沙漏,要求孩子在沙漏没漏完之前,不能草草结束刷牙,那孩子于是学会了控制刷牙的时间。
以上这些方法,都能帮助你的孩子认识时间,你不妨也试试?
几何与空间
40. 3-4岁儿童可以学习哪些有关几何形体与空间的知识?
几何形体可以分为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3、4岁的孩子还不能认识立体图形,仅能认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如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等。他们能从一堆物体、卡片或从环境中找出与范例相同的图形,能按口头指示取出相应的图形卡片或实物,并能说出自己拿到的图形叫什么名字,或知道自己看到的、拿到的实物是什么形状,能对这三种图形或三种形状的实物进行正确的分类,并能用笔粗略画出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用面团、橡皮泥或泥巴捏出这三种图形的具有不同象征意义的实物。除此之外,这一阶段的孩子绝大多数都能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半圆形、椭圆形、甚至梯形、菱形和平行四边形等在内的图形做到正确地配对,即按范例取出相同的图形。
关于空间方位知识,3、4岁的孩子能够区分并说出自己身体部位的上下方位和在自己以自己为中心的物体的上下方位,而且也能够区分和说出以客体为中心的上下方位,并能做出相应的向上、向下的动作。如头在上,脚在下;身子在上,腿在下;天在上,地在下;杯子放在桌子上,玩具放在桌子下;向上举起双臂,向下蹲两次等。这一阶段的孩子也逐渐开始学习辨别前后方位,但是他们所能理解的空间方位的区域十分有限,仅限于直接感知的范围内,如自己身体部位的前后方位,紧挨自己或靠近自己身体的物体的前后方位,离自己不太远且正对着自己身体的物体的前后方位等等,对于不是正对自己身体的物体,他们就不能正确地辨别了,即对于在自己左前方的物体,孩子不认为它在自己的前方,也表达不出它究竟在什么方位;在离自己较远的前方的物体,孩子也不能正确地说出它的方位。
41. 怎样教孩子认识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
3-4岁的孩子,可以教他们认识一些基本图形的特征,如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具体的做法是:
第一,应让孩子充分运用视觉、触觉、动觉感知图形,让孩子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体验图形的基本特征以及图形之间的差异,如给孩子提供厚度可以忽略不记的类似于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实物,让孩子试着滚动这些实物,会发现圆形可以顺着轮廓线滚动,三角形和正方形则不能;用手触摸,会发现圆形的边是光滑的,而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四周都有棱角等图形的典型特征。
第二,通过图形与图形的比较来认识图形。在对图形与图形的观察比较中,让孩子区别不同图形的特征,从而认识新的图形,这是在已经认识的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比较相似图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比较中掌握新的图形名称和特征。如在孩子已经掌握了圆形之后,在教孩子认识三角形时,可以把三角形与圆形相比较,突出三角形的边与角的特征;在孩子认识了三角形后,在学习正方形时,就可以把正方形与三角形相比较,突出正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的特征。
第三,在孩子充分获得对图形的感知和学会命名之后,应进一步让孩子掌握图形的基本特征。给孩子提供不同大小不同颜色不同摆放形式的图形,让孩子以形状为标准进行分类,并说出理由。家长也可以向孩子质疑“为什么把它们放在一起?”或家长直接取出1个钝角三角形和1个等腰三角形,问孩子“这两个图形看上去并不一样,不只是大小不一样,它们的样子也不一样,你为什么把它们放在一起?”等,启发孩子用语言表述理由,初步抽象出图形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