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学数学常见问题(21)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05月08日 23:23:34

  对于3岁以前的孩子,我们可以减少片片的特征。想让孩子按片片的颜色分类,我们就只给他除了颜色不同,其它都相同的片片,如红色的圆片片,绿色的圆片片,黄色的圆片片等,妈妈和孩子一起来玩:“宝宝,我们来把红颜色的片片都放在这个小盒子里好吗?”想让孩子按片片的形状分类,我们就只给他除了形状不同,其它都相同的片片,如红色的方片片,红色的圆片片,红色的三角形片片等,妈妈问问孩子:“宝宝,这些片片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把方片片都拿出来!”让孩子不受其它特征的影响。这时孩子的活动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分类,而只是“求同”。

  而对于3-4岁的孩子,我们就要让他意识到分类标准的重要性了。明确分类标准是儿童学习分类的开始。我们可以给他确定一个分类的标准,并且用各种方法来提醒孩子注意分类的标准。如,我们在一堆片片中取出一个片片,对孩子说:“宝宝,你能找出和这个片片一样颜色的片片吗?”或都引导孩子:“宝宝,把和这个片片一样形状的片片找出来好吗?”让孩子根据你给的标准进行分类。再如,我们可以利用颜色标记或形状标记(见图8)来提醒孩子,把标记贴在分类盒中的每一格,帮助孩子记住分类的标准。

  当儿童明确了分类标准以后,我们有必要加上其它特征的干扰(如出现不同的颜色和不同的形状,让孩子根据颜色来分类),来“考验”他们是否能排除其它特征的影响。当孩子成功地将片片按照颜色分类以后,再鼓励他改变标准,将片片按照形状来分类,以强化其对分类标准的意识。

  48.怎样引导3-4岁儿童学习给物体排序?

  如果我们给2岁的孩子8个大小不同的娃娃,让他们从大到小给娃娃排队,他们能做到吗?当然不能。他们也许根本听不懂你的问题和要求,我们可以说,2岁的孩子还不具备排序8个物体的能力。那么排序指的是什么呢?排序是将两个以上物体,根据其某种特征(比如大小、长短等)的差异按一定的规律排列成序。孩子排序能力的发展依赖于他们对物体量的认识。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2-3岁的孩子能做到的就是按照你的要求,在三个苹果中拿出你说的“大的”或“小的”那个苹果,而3-4岁的孩子比较物体量的差异就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如在玩“套娃娃”时,他们对其中最大和最小的娃娃已经能轻松地加以区分,大多数孩子已经可以通过反复尝试,发生错误后再调整,直至把所有的娃娃从小到大一个个地套在一起。

  那么,怎样引导3-4岁的孩子给物体排序呢?这里提出四个方面的建议:

  首先,引导孩子正确地感知量。当你请孩子把娃娃“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排序时,孩子会问:“爸爸,什么是高矮啊?”这样的现象并不奇怪。因为孩子排序能力的发展依赖于他们对物体量的认识。因此,在引导孩子学习排序前,首先要让孩子能正确地认知物体的量,辨别大小、长短、高矮的含义,这样便于孩子正确地判断出物体的特征,理解你所提出的排序要求。

  其次,引导孩子会用正确的方法观察、比较物体的某方面的特征,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当你拿出3根长短不同的小木棍,指着木棍对孩子说:“这些小木棍哪根最长,哪根最短?”最初孩子常常拿着两根小木棍比来比去,仍然弄不清哪根最长,哪根最短,哪根比较长,哪根比较短。这时,你可以亲自示范,演示给孩子比较长短的方法。先将小木棍握在手中,然后垂直在桌子平面使一头齐,另一头就会长短不一,这时再让孩子判断,他很快就能区分开。

  第三,帮助孩子理解排序规则,明确排序的要求。一个3岁孩子,你请他把3根小棍由短到长进行排序时,他拿起一根小棍,把小棍的一端放在眼前,但眼睛却注视着其他地方。当你再提出任务后,他才放下小棍,又抓起另外的两根,任意把他们放在那根小棍的旁边,结果当然是没按长短排序,也不在同一条线上。其实,物体排序可以有不同的起点和方向,在孩子排列物体顺序之前,你要向孩子说明排列的要求和规则。比如,你让孩子把桔子按从大到小排列,你必须让孩子理解什么叫“从大到小”,帮助孩子确定起点,第一个放最大的桔子,后面放比较小的桔子。孩子在排完所有桔子才为完成任务。

  第四,多提供材料,让孩子玩中有乐,在乐中学习。在教孩子学习排序时,最重要的是要为孩子多提供一些具有不同特征和差异明显的实物材料,让孩子亲自动手玩一玩,比一比,说一说,摆一摆,区别物体的特征和差异,不断地积累排序的经验。可以利用家里的水果、长短不同的筷子等材料和孩子一起给3-5个差别较大的物体按从大(长)到小(短)或从小(短)到大(长)的规律排序。

  秋天橘子成熟的时候,买回一堆大大小小的橘子,先和孩子一起从小到大排排队,然后再把它们“消灭”掉,孩子一定会很开心哦!

  49. 3-4岁儿童可以进行哪些物体对应的活动?

  幼儿学习一一对应的关键时期是在3-4岁。这一阶段的幼儿也非常乐意进行一一对应活动,他们在自发的游戏往往就不经意地渗透了一一对应的内容。如4岁的平平在玩宝高玩具的时候,会用塑料积木盖出一间间自己喜欢的房子,然后,在每间“房子”的上面竖起一块长条积木,说是房子的烟囱,再在每间房子的前面放一颗树。其实,幼儿在玩玩具的过程中就运用了一一对应的经验。可见,幼儿的对应活动是与幼儿的生活、游戏密不可分的。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