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学数学常见问题(2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05月08日 23:23:34

  所以对这个年龄段的幼儿进行一一对应方面的启蒙指导是很重要的。对3-4岁的幼儿应进行哪些对应活动呢?

  首先,让孩子感知和体验有关联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关系。比如一只猫和一条鱼、一只鸡和一条虫子、一个瓶子和一个瓶盖、一个漱口杯和牙刷等等,通过观察这些有关联的物体,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将相关联物体匹配的方法。

  其次,引导幼儿学习对应的两中主要方法,即重叠法和并放法。重叠法一般是指先把一组物体摆成一行,再把另组物体逐个一对一地重叠到前一组物体上面,比较两组物体是一样多还是不一样多。如在每个杯垫上放一个茶杯。而并放法是把一组物体摆成一行,再把另一组物体一个对一个地并放在这组物体的旁边(或上、下),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如每只小猫下方放一条鱼是并放法,通过各种活动让幼儿获得这两种方法,促进幼儿对应的能力。

  第三,在孩子学会两组物体对应的基础上,启发孩子用目测感知并说出两组物体哪组多,哪组少,或一样多。例如:当你的宝宝把相等数量碗和勺子一一对应后,我们有意识地问幼儿碗多还是勺子多,引导幼儿用眼睛看,准确判断出谁多谁少,这可以使他们真正感知集合中的物体的数目,使一一对应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50. 为什么我的孩子在点数物体的时候,数的快、点的慢?

  许多妈妈都有相同的困惑:宝宝已经会连续数很多数了,但你要让他拿取一定数量的东西,数量较少时还可以,再多就会出错了。这是为什么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孩子点数取物时究竟错在哪?

  三岁的明明早就能流畅地从1数到20了。明明吃饼干时,妈妈说让明明从饼干桶里拿5块饼干给她,明明边数边拿“1、2、3、4”,他嘴里已数到4,可手里只拿了3块饼干,然后他又拿了一块,正好数到5,可实际上他手上只有4块饼干。

  从以上的小例子可以看出明明正确拿取饼干只能到3,再多就出错了。你也许会问,明明不是已经可以数到20 了么?怎么还不能点数5呢?这是因为明明流畅地数到20,这仅仅是唱数,唱数是幼儿靠记忆习得的,不用想就能背诵出来,而点数需要理解数量的含义,还要使语言与动作一致起来。这可比单纯的唱数难多了。所以幼儿在点数物体时常会手口不一致,点数的物体与实际数量有出入。也可以说这是这个年龄段幼儿数数的特点。

  这里我们有必要给家长提个醒,孩子口头数数的能力,不等于就是他的计数能力。当物体数目较多的时候,他们就常常表现出手口不一致的现象,也就是口头数数和物体之间不能一一对应了。

  对此家长也不用过分担心。手口不一致点数这一阶段不会太长,儿童在通过自己反复地尝试、练习中,逐渐就能掌握手口一致点数的方法了。孩子学习数数不能急于求成,应当允许孩子有一个思考、出错、调整、顿悟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儿童完成的。那么,父母是否对孩子点数能力的发展采取听之认之的态度呢?当然不是。当孩子发生类似的错误时,家长可以视情况让他重新数一遍,看看还是不是这么多呢?如果孩子仍然没有意识到问题所在,家长也不必过多地批评或纠正了。

  而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则可以有意识提出一些要求和任务,引导幼儿手口一致点数,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孩子唱数的能力。对宝宝手口一致点数的要求应从易到难,从小的数目开始,逐步增加数目,循序渐进地进行。在孩子摆弄、玩耍实物时,给孩子提出力所能及点数的要求,让孩子一边摆弄一边数数。如自然界中的石子、树叶、蚕豆等自然物,生活中的糖果、纽扣、蜡笔等物品,可以充分利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数学、用数学。

  4-5岁 数和量

  51. 4-5岁儿童可以学习哪些有关数和量的知识?

  幼儿数概念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年龄阶段性。一般来说,3岁左右的儿童处于初步感知数量的阶段;4- 5岁是数词和物体数量间建立联系的阶段;5岁以后则是数运算的初期阶段。可以说,4- 5岁的阶段是儿童数概念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儿童,已从只具有对少量物体的模糊的数观念达到了可以形成数概念的阶段。在感知量的精确性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在这个年龄阶段,幼儿可以学习的数和量可有以下内容:

  1、认识 10以内的自然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如:知道三只狗、三朵花、三架飞机可以用3表示,所有数量是三的物体都可以用3表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练习的机会随处可见:孩子帮您布置餐桌时、帮您拨豆子时、分发糖果时,您可以问孩子:我们家有几口人,需要拿几个碗几双筷子;妈妈拨了几个豆子,宝宝拨了几个豆子;宝宝,给每个人发5颗糖等,同时家长还可以写出相应的数字让孩子认识,并请孩子在家中找一找哪些东西可以用这些数字表示。

  2、对于这一阶段的孩子来说,不仅要会手口一致地正确点数实物数量,到了中班末期家长还可以训练孩子用眼睛目测5以内数量的能力,及初步理解物体的数目和物体的颜色、大小、摆放的位置没有关系,不同的物体、不同的排列形式的物体数量可以是一样多,因为它们的数是一样的。如:6个小碗和5个大碗排得一样长,但是还是6个小碗多。7个排成圆形的玩具和6个排成一长排的玩具相比,虽然排成圆型的玩具看起来少,但它的数量确是多的。通过这样反复练习帮助孩子理解数的守恒。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通过和孩子玩扑克牌比大小的游戏来正确判断10以内数量,比较数的大小,体验数与数之间的数差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家长在和孩子玩此类游戏时,应在比较具体点数后再进行数的比较。如“4个红桃和3个红桃哪个多,多几个?哪个少,少几个?”“4和3哪个多,哪个少?”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