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学数学常见问题(26)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05月08日 23:23:34

  59.怎样教4-5岁儿童学习测量?

  测量是认识物体的量的手段。正如我们可以通过计数认识物体的数目,我们也可以通过测量来认识物体的量的多少,如长短、粗细、厚薄等。不过,测量要比计数难得多。3-4岁的儿童对物体的量的感知还是比较笼统的,他们只会用“大”、“小”这样的词语来表示各种量的差异。到了4—5岁,他们能够比较物体的长短、粗细、厚薄等量的特征差异。不过,即使这样,4—5岁儿童学习测量也是非常初步的,我们称为自然测量。

  所谓自然测量,就是利用自然物如手、绳子、纸条、玩具、小棒、脚步等作为量具来测量物体的长短、高矮、粗细。在幼儿阶段,还不能做到用标准的测量工具和计量单位来进行测量,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儿童生活中的物体来教孩子学习测量。

  最初教儿童学习测量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一一摆放的方法(即选择等长的量具一个接一个地摆放在测量对象需要测量的地方)。以长度测量为例:这张桌子有多长呢?我们可以用吸管进行摆放,来帮助孩子认识到桌子的长度就是5根吸管的长度:“这个桌子有5根吸管长”。这样做有助于儿童在计量单位和测量对象之间建立等量关系,理解这种等量关系,是理解测量的开始。

  随着儿童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我们可以逐渐过渡到用一个标准长度单位通过“首尾相接”的方法来进行连续的测量。这时候,孩子可以在头脑中想像出一张桌子的长度和若干根吸管的长度相等,从而得出测量的结果。不过,这对于4-5岁的孩子来说,还是相当困难的。

  我们还可以引导孩子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来测量同一物体。当孩子已熟练掌握测量的方法时,家长就可以鼓励孩子用不同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并比较结果的不同,引导孩子思考“为什么两次量的结果不一样?”让孩子认识到用不同的量具测量同一个物体时,其结果是不同的。当我们要比较两个物体是等量或不等量时,应该用同一种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才能正确的比较出结果。

  由于测量活动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家长的参与指导与示范。如:测量前,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确定测量的对象,选择测量的工具。例如:“宝宝,你知道我们家的这张桌子有多长吗?”“用什么办法就可以知道它有多长呢?”“用哪些东西可以当尺子来量一量桌子呢?”此时,家长因充分调动孩子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给与孩子思考的空间,不要象例行公事一样将任务交待给孩子。当孩子选好量具后,可先让孩子自己动手量一量,哪怕量的方法是错误的,家长也不要急于纠正,而是等孩子量完并报出结果之后,再亲自动手测量,然后比较两次地结果是否一致,若有出入,家长可引导孩子思考原因,并当着孩子面再次进行测量,引导孩子观察您的测量方法特别是量具之间不能有空隙或是重叠,量具因从头开始摆放等。最后再让孩子自己测量一次,并加以验证。

  在测量的最后,家长应鼓励孩子将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这样做可以让孩子在用数字记录测量结果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10以内数的实际意义以及计数和量的关系。

  几何与空间

  60.4-5岁儿童可以学习哪些有关几何形体与空间的知识?

  此阶段的孩子对平面图形的认识范围有所扩展,开始认识长方形、半圆形、椭圆形、梯形等图形,能够正确说出这些图形的名称,并知道图形的基本特征,如正方形有4个角、4条边,4个角一样大,4个边一样长;长方形有4个一样大的角,有4条边,2条边长,2条边短,对着的两条边一样长;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等。

  这一阶段的孩子也开始学习比较相似的平面图形,并能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如椭圆形与圆形,它们的相同点是都是一条封闭光滑的曲线,不同点是椭圆形扁扁的、长长的;圆形只要从中线对折,无论哪个方向都可以对齐,椭圆形则只有按两条线对折才可对齐。正方形与长方形,相同点是都有4条边,4个角,4个角都是直角,不同点是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而长方形的相邻的两边不一样长,相对的两边一样长。

  这一阶段的孩子逐渐能够不受颜色、大小和摆放位置的影响,正确辨认图形。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物体都是以非标准的几何图形存在的,孩子在认识图形的基本特征之后,能够正确地辨认这些非标准的几何图形的物体是什么形状。这一阶段的孩子能够理解平面图形之间的简单关系,能对一些实物进行分合拆拼的操作,知道一个正方形的手绢可以折叠成两个长方形,四个小正方形,两个大三角形或四个小三角形,一个长方形的饼干可以一掰为两个小正方形的饼干,我和小朋友一人一半等等,孩子会对用拼板拼搭各种图案表现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

  这一阶段是孩子空间概念发展的关键期,他们能够区分并说出以自身为中心物体的前后方位,包括自己身体部位的前后位置关系,在自己前面的物体和在自己后面的物体;也能够区分并说出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上下、前后位置关系;而且能够按指令做出向上、向下、向前、向后的运动;甚至有些孩子已开始学习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