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讲授】
一、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含义和特点(一)概念:
幼儿园教学是指教师从幼儿的兴趣和实际水平出发,根据幼儿园教育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指导幼儿主动学习,以获取有利于其身心发展的经验的教育活动。
【结合以上案例理解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含义,并看书列举幼儿园教学与中小学教学的区别】
1、幼儿园的学习内容没有强制性;而小学教育内容强调系统性。
2、幼儿园的教学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以活动为主;而小学以"上课"为主。
3、幼儿园教学活动过程是教师创造和体验的过程;而小学主要是坐着听和看的过程。
(二)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特点▲理解关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几个观点:
1、以帮助幼儿获得大量的感性经验为主要任务;2、不仅关注教师"教什么"。更关注幼儿是"怎样学"的;3、不太关注幼儿获得知识量的多少,更为关注其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特点:
1、生活性与启蒙性生活性:幼儿园教学要从帮助幼儿积累生活的感性经验出发,其内容和途径必须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教学设计必须针对幼儿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和幼儿的实际需要。
启蒙性:在幼儿园教学中,注重在认识简单的事物和现象中,引导幼儿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并注意通过教学丰富幼儿的有益经验,帮助幼儿学习并适应生活,获得粗浅的知识,使他们的经验和视野得以拓展。
2、活动性与参与性幼儿园教学活动是在幼儿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中完成的,强调每个幼儿的实践与参与,在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鼓励他们去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尝一尝、摸一摸或者摆弄摆弄……以帮助他们在多种活动中更好地认识环境中的事物。
3、游戏性与情境性游戏性和情境性:教师在组织教学时需要借助一定的游戏或情境,加强幼儿注意的持久性,唤起和调动幼儿的有关经验和感受,吸引他们在游戏的假想情境中积极地交往、活跃地想像、主动地表达……在玩中学。
4、多样性和灵活性具体表现:组织教学需要将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加深对幼儿园教学活动特点的理解。
【案例呈现】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花儿朵朵活动目标:
1、学习将分割成一块一块的花瓣拼成一朵完整的花朵。
2、体验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分割成块的卡纸花瓣若干,如桃花、水仙花、迎春花、郁金香等。
2、幼儿每人一片不同品种的完整花瓣。
活动过程:
花瓣归类--出示单片卡纸花瓣,这些花瓣一样吗?
--谁能把同一朵花的花瓣归放在一起?数一数每种花瓣有几片。
拼花朵--请幼儿尝试、探索将花瓣拼成一朵朵完整的花朵。
--幼儿集体检查拼出的花朵是否完整。
--感知每朵花的花瓣数量并说出花朵的名称。
游戏:花仙子--幼儿手持一片完整的花瓣,观察同伴手中的花瓣是否与自己的一样。
--在音乐中幼儿自由舞动花瓣;音乐声停,持相同花瓣的几名幼儿组成花朵。
--同伴间交换花瓣,继续游戏。
【问题研讨】
运用幼儿园教学活动特点的理论综合分析以上案例所体现的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特点?
【归纳小结】
理解幼儿园教学过程的几个观点:
1、教学过程中活动的主体是谁?(是教师和幼儿)2、教师与幼儿是怎样相互作用的?(是双边活动的过程)3、教师是如何使幼儿获得发展的?(根据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并获得发展)总之,幼儿园教学是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认识世界和获得发展的过程,是教师和幼儿的双边活动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通过师幼互动引导幼儿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
第二节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与教学原则一 、结合案例学习,讲解幼儿园教育构成要素【案例呈现】
秋天到了,幼儿园里的果树都挂满了果实。一场秋雨打落了很多成熟的枣儿,有一天,孩子们在院子里还捡到了一个已经变黑的核桃。孩子们对成熟的果实的兴趣,引发了我开展"幼儿园的果树"活动的想法。这一活动从"找幼儿园结果的树"开始,巧妙地渗透了许多相关的数学教育内容,培养了幼儿运用已有的数学经验解决生活当中问题的能力。
怎样才能找到结果的树"幼儿园有多少结果的树,怎样才能找到结果的树"成了孩子们要探究的第一个问题。用什么办法才能把幼儿园里所有结果的树都找到,并且还能让别人也知道你找到的是结果的树呢?我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之后,立刻引起了孩子们激烈的争论。
"我一看就知道。""我站在结果的树那儿。""我抱着它。""你也不能老站在那不动呀,你不睡觉、不回家了?""贴标记,把我们的标记贴在树上。""用三角形和正方形贴,正方形代表结果的树,三角形代表不结果的树。"于是,一个个正方形和三角形标记做成了。孩子们自然分成了两组,兴致勃勃地分头去贴标记。统计结果很快就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