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3、鼓励大胆表达想法3、教师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幼儿间自由交谈等,对语言发展有特殊意义
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4、接触优秀儿童作品4、对有语言障碍的儿童给予特别关注,家庭+家长密切配合,提高其语言能力
社会领域目标内容与要求指导要点
1、主动参与各项活动-自信心1、引导其参与集体活动1、社教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故应渗透在多种活动中,创设一个幼儿关爱支持喜爱的环境,避免单一的言语说教
2、乐意与人交往,互助合作-同情心2、提供表现其长处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2、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交往、游戏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
3、遵守日常社会行为规则3、努力解决困难,学习自律及尊重他人3、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发展
4、爱父母、老师、同伴,祖国,不惧困难-责任感4、爱公物、玩具、爱祖国
科学领域目标内容与要求指导要点
1、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好奇心,求知欲1、引导幼儿对周边事物进行探究,为其探究创设宽松环境,支持鼓励每个幼儿的想法1、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2、运用感官,探究问题2、提供丰富可操作的材料 ,方便其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2、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使其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3、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3、引导其对数、量、形、时间产生兴趣,引导其积极参加讨论3、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实际生活,利用身边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4、爱护动植物,珍惜自然资源-环保意识4、帮助其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小事入手,培养环保意识和行为
艺术领域目标内容与要求指导要点
1、初步感觉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1、引导其接触周边美好的人事物,丰富其感性经验和审美1、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其健全人格的形成。避免仅看重活动结果,忽视过程。
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2、在艺术活动中针对不同特点和需要,让幼儿得到美的培养和发展其艺术潜能2、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地表达,克服过分强调 技能技巧的倾向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3、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交流,自由表现,用不同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肯定、分享和尊重每位幼儿的想法和创造3、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达过程中逐渐发展的,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4、鼓励用身边物品美化自己的生活,帮助幼儿提高表现技巧和能力
三、组织与实施
新《纲要》第三部分,明确了幼儿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应尊重幼儿权利、发展规律、特点、水平、个体差异;教师要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尽力理解幼儿的想法和感受,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与表达。
1、幼儿园教育组织实施的根本原则:为所有在园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
2、教育活动选择应体现以下原则
(1)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挑战性
(2)既符合幼儿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
(3)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3、教育活动组织形式: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地运用
4、幼儿园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1)幼儿园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
(2)幼儿同伴群体及幼儿园教师集体是宝贵教育资源
(3)教师态度和管理方式应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
(4)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5)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
5、教师中活动组织和实施中的角色和作用
(1)教师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和幼儿交往 倾听、支持、鼓励其大胆探索与表达
(2)教师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事件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3)关注幼儿在活动中表现与反应、需要,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
(4)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为施教,努力使每个幼儿获得满足和成功
(5)关注幼儿特殊需要,包括各种发展潜能和不同发展障碍,与家庭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四、教育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