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表演游戏是儿童按照童话或故事情节扮演角色,再现作品的游戏形式.
第五章强化训练 错误汇总
1、学前教育的基本活动是游戏
2、游戏按认知划分,分别是练习性游戏阶段0-2岁;象征性游戏2-7岁;规则游戏阶段7-12岁
3、规则游戏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按照一定的目标设计的游戏。
4、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故事或童话等文学作品的内容和情节,通过扮演角色,运用语言、动作和表情进行表演的一种游戏形式。
5、2-3岁儿童游戏的社会性交往状况是平行游戏,无合作行为,也无共同目的
6、游戏分为规则性游戏和结构性游戏。规则性游戏是教师制定了游戏的玩法,有明确的可以做的和被禁止的事,主要为智力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结构性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创造游戏的玩法和规则。角色游戏属于结构性游戏。
第六章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活动设计题型)
第一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理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原则
1、科学性、思想性原则
2、活动性原则皮亚杰发展理论-儿童是在活动中建构他们的认知结构,发展智力和社会行为的
3、发展性原则促幼儿德智体美育全面发展
4、直观性原则教师运用实物、标本、图片、幻灯片、投影片等直观手段
5、个别对待原则幼儿发展有差异 需要区别对待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方法
1、观察法运用感官观察事物,是幼儿获得感性经验的主要途径
2、实验法让幼儿在实验中发现,自己得出结论
3、游戏法
4、操作法双手操作活动促进大脑积极思维,操作法是发展幼儿智力的有效方法
5、参观法到自然界、生产现场、社会生活场所等去学习
6、谈话、讨论法鼓励孩子表达,尊重孩子想法
7、讲解、讲述法很少单独使用讲解方法,一般与其他方法结合
三、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集体活动高效,集中性和统一性
小组活动按幼儿发展水平分组,也可根据幼儿兴趣分组,可按操作材料分组
个别活动适应幼儿差异的因材施教,灵活结合三种不同教育形式
第二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方案的设计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一般结构(重点)
(一)活动名称、设计意图名称包括年龄班、活动内容与名称设计意图包括主题产生的原因及幼儿的兴趣和学到知识
(二)活动目标---教育活动方案的"指南针"活动目标主要包括三方面:
1、认知: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记忆
2、情感:兴趣爱好,习惯,价值观
3、动作技能:大小肌肉协调、模仿,操作等
活动目标的设计与书写原则:
1、一致性原则:发展目标和教育目标一致
2、针对性原则:目标越具体,越具有可操作性
3、系统性原则:美国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教育目标要包括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类
(三)活动准备的设计1、知识准备
2、情感准备
3、材料准备
(四)活动重点、难点
(五)活动形式与方法教师根据需要,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各种教学形式和方法,活动形式包括集体、小组、个人三种形式,按需要安排先后顺序
(六)活动过程的设计1、开始部分运用各种方式将幼儿导入活动
2、基本部分大体分几个步骤及每个步骤内容;哪个步骤是重点、难点;如何分配各步骤时间;各步骤如何过渡
3、结束部分结束的方式是什么
(七)活动的延伸对前面活动的巩固,开展下一活动的链接。构思延伸的具体活动是什么,指导要点是什么
(八)活动评价教学小结:内容总结,突出重难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小结
二、具体活动计划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设计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2、有目标意识,围绕活动目标,为实现目标开展相关活动
3、充分考虑如何突出重点,如何突破难点
4、设计好启发性提问,要通过提问激发兴趣,充分调动儿童学习的主体性
第三节 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活动设计与指导
一、健康教育活动目标身体健康、卫生习惯良好 、安全保障常识、喜欢参加体育
二、健康教育活动内容1、身体保健活动:生活习惯、饮食、人体认识与自我保护
2、身体锻炼活动:走跑跳投掷平衡攀登等
三、健康教育活动方法1、动作与行为练习法
2、讲解演示法(以实物、模型演示)
3、情景表演法
4、讨论评议法(让幼儿提出问题,发表意见)
5、感知体验法(通过各种感官来认识和判别事物特性,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
6、语言提示和具体帮助法
7、游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