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幼儿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 策略逐渐发展
6、幼儿记忆能力的培养
(1)为幼儿提供形象、鲜明、生动、富有深厚情绪色彩的识记材料
(2)向幼儿提出具体明确的记忆任务
(3)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帮助幼儿理解识记的材料(意义识记效果优于机械识记)
(4)教给幼儿运用记忆策略(重复和复习是巩固幼儿记忆,提高记忆能力最佳方法)
六、幼儿想象的发展
(一)想象的概念: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想象两大特点是形象性和新颖性。
(二)想象的种类
1、无意想象-不随意想象,没有预定目的,在一定条件刺激下,不由自主地进行想象,是一种最简单、触及形式的想象
2、有意想象-随意想象,根据预定目的,在一定意志努力下自觉进行想象。
根据有意想象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程度不同,可分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前者依据现有描述或图形符号进行想象,后者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如设计新型宇宙飞船形象。
(三)幼儿想象的特点(重点)
1、以无意想象为主,有意想象开始发展
2、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3、想象有时和现实混淆
补充:再造想象从内容上分为五类:
1、经验性想象
2、情境性想象
3、愿望性想象
4、拟人化想象
5、夸张性想象
(四)幼儿想象发展的策略
1、丰富幼儿表象,发展幼儿的语言表现力
2、在文学艺术等多种活动中,创造幼儿想象发展的条件
3、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想象
4、在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训练,提高幼儿的想象力
七、幼儿思维的发展
(一)思维的内涵
1、思维概念: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联系。思维是人类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在感知基础上实现的理性认识形式。通过事物表象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
2、思维特点:概括性和间接性
(二)幼儿思维发展的趋势
幼儿思维发展呈现三种不同形态,分别是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幼儿早期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幼儿中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幼儿晚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1、直觉行动思维
2、具体形象思维
3、抽象逻辑思维
简述幼儿思维发展变化趋势:
从思维发展的方式看,儿童最初的思维是直观行动的思维,然后出现具体形象的思维,最后发展起来的是抽象逻辑思维。
(1)直觉行动思维,也称直观行动思维,是最低水平的思维。这种思维的进行离不开儿童自身对物体的感知,也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动作。2岁前的幼儿头脑中几乎没有多少表象和经验,也不会进行逻辑推理,他们必须而且只能通过自己的动作才能发现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因此,幼儿早期的思维属于直觉行动思维。
(2)具体形象思维:依靠表象即事物在头脑中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是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是在直观行动性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般认为2.5-3岁是幼儿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转化的关键年龄。3-6、7岁幼儿的思维主要就是具体形象思维。其主要特点是:具有具体形象性和进行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能性。
(3)抽象逻辑思维: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联系的思维,是运用概念、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进行的思维。它是靠语言进行的思维,是人类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幼儿阶段抽象思维仅仅开始萌芽。幼儿开始获得可逆行性思维,开始能够去自我中心化,能够同时将注意力集中于某一物体的几个属性,并开始认识到这些属性之间的关系,开始使用逻辑原则。
(三)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1、具体性
2、形象性
3、经验性
4、拟人性
5、片面性
6、固定性
补充:具体性和形象性是具体形象思维的两个最为突出的特点。
(四)幼儿概念的发展
1、幼儿概括的特点:概括内容贫乏,概括特征是外部的、非本质的。
2、幼儿具体形象概念的形成:幼儿的概念往往是具体形象的概念,而不是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抽象概念。
3、幼儿数概念的发展
第一阶段(2-3岁)-对数量的感知动作阶段1、对大小、多少的笼统感知
2、口说10以下的数词,数5以下的实物
3、逐步学会手口协调地小范围不超过5点数
第二阶段(3-5岁)-数词和物体数量间建立联系的阶段1、点数后能说出物体的总数,有了最初的数群概念
2、能认识第几和前后顺序
3、能按数取物(5-15)
4、借助实物进行10以内的数的加减运算
第三阶段(5-7岁)-数运算的初期阶段1、对10以内的数保持守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