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逐个计数向按群计数过渡,表象运算向抽象数字运算过渡
3、运算能力扩展,能计算100或100以上,及20以内的加减运算。
幼儿数概念掌握顺序:从对实物的感知来认识数;其后凭借实物的表象来认识数;最后,在抽象概念的水平上真正掌握数的概念。
(五)幼儿判断、推理的特点
1、幼儿把直接观察到的事物的表象作为判断事物的依据
2、幼儿会以自身的生活经验作为判断和推理的依据
3、幼儿的判断推理有时不能服从于一定的目的和任务
4、幼儿判断推理的依据逐渐明确化,并开始趋于合理
(六)幼儿理解发展的特点
1、从对个别事物的理解,发展到理解事物的关系
2、从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来理解事物,发展到依靠语言说明来理解
3、从对事物做简单、表面的理解,发展到理解事物较复杂、深刻的含义
4、从理解与情感密切联系,发展到比较客观的理解
5、从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发展到逐渐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
(七)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
1、创设直接感知和动手操作的机会,根据幼儿思维的直观行动性进行培养1、提供可以直接感知的活动材料
2、创造活动与操作的条件和机会
3、引导幼儿由表象代替动作,逐步向具体形象性过渡
2、不断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根据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进行培养1、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
2、选择适应的活动材料和教学方法---提供鲜明形象生动直观的玩具教具,教学方法以游戏法、观察法、操作练法、实验法等为主
3、尊重和理解幼儿的思维特点--片面 表面化
八、幼儿言语的发展
(一)言语的含义
语言与言语的关系:
联系1、言语离不开语言,言语以语言为载体
2、语言离不开言语,任何一种语言都必须通过人们的言语活动才能发挥它的交际功能
区别1、语言是社会现象,言语是人的心理现象
2、语言是交际活动的工具,言语是交际活动的过程
(二)言语活动的种类:外部言语(口头、书面) 内部言语(思考问题 打腹稿)
(三)婴儿言语的发生和发展
1、婴儿言语的发生(0-1岁)1、简单发音阶段-(初生-3月)
2、连续重复同一音节阶段(4-8月)
3、模仿发音-学话萌发阶段(9-12月)
2、婴儿言语的形成(1-3岁)1、不完整句阶段:单词句阶段1-1.5岁 双词句阶段(1.5-2岁)
2、完整句阶段(2岁后)3岁时,孩子已能掌握1000个词左右,儿童的言语基本形成
(四)幼儿言语发展的主要特征
(五)幼儿言语发展中易出现的问题及教育措施
第六节幼儿情绪、情感发展(重点,掌握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1、情绪情感的功能:适应功能 动机功能 组织功能 信号功能 保健功能
2、幼儿依恋的发展
幼儿依恋发展的阶段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出生-3个月)
2、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
3、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2岁)-恋母
4、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岁后)
依恋的类型1、安全型依恋-视母亲为安全基地,母亲在场时主动去探索环境,母亲离开时探究活动减少,母亲返还时,积极表达依恋半主动寻求安慰
2、回避型依恋-在陌生环境中,母亲在与不在都无所谓,没有明显的焦虑
3、反抗型依恋--- 在陌生环境中,难以主动探究周围环境,儿童抗拒母亲返还给予的安慰和接触,对母亲缺乏信心,不视母亲为安全基地
影响依恋的因素1、抚养质量
2、儿童特点
3、文化因素:在西欧国家,回避型依恋的儿童比美国多,德国父母鼓励儿童独立;日本及以色列,反抗型儿童比美国多
4、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
(一)幼儿情绪的发展1、情绪的社会化
2、情绪情感的丰富和深刻化
3、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化
4、情绪控制与掩饰成分增加
(二)幼儿高级情感的发展1、道德感:评价自己乖不乖,知道打人咬人是不对的,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如告状行为,对好与坏、好人与坏人,有鲜明的不同感情。
2、理智感:特殊的表现形式-好奇好问,喜欢进行各种智力游戏,探索好奇
3、美感
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1、情绪的易冲动性-自制能力弱,5-6岁幼儿情绪的冲动性逐渐降低,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2、情绪的不稳定性:两种对立的情绪在短时间内互相转换
3、情绪的外露性-情绪表露在外,丝毫不加控制和掩饰,想哭就哭,想笑就笑
第七节幼儿个性、社会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