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与家长配合共同教育幼儿不任性,做个健康娃娃。
五、组织幼儿园语言活动对教师的要求
1.教师要深入了解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特点,了解每个幼儿的个性特征,以及影响幼儿个性发展的多方面因素。
2.自觉意识到教师自身行为的榜样作用,加强品德修养和心理修养。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态度,注意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模仿是社会学习的重要方式(班杜拉模仿学习实验)
3.为幼儿营造平等、和谐、友善的人际环境,为幼儿提供与伙伴、环境充分交往的机会。将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变为教育幼儿的契机,注意幼儿的交往行为、技能,并要给予具体的指导。
学生实践活动:
观看教学录像并进行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模拟教学
板书:
第三节幼儿园社会教育
一、幼儿社会认识发展的特点
二、幼儿社会教育目标解读
三、幼儿园各年龄阶段社会教育的目标
四、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
五、组织幼儿园语言活动对教师的要求
作 业设计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并写教案
教学反思
课题名称:第四节 幼儿园科学教育 (科学部分)
教学课时:10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幼儿学科学的特点,明确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总目标;
2.理解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要求及不同年龄班的阶段目标、内容;
3.结合已有知识初步学会设计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幼儿科学教育的重要作用。
重点/难点: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重能力的培养,
能实施科学教育和设计活动
教学准备: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教学过程:
教法提示教学内容
教师讲解,学生理解科学的含义
举例说明
学生自读《指导纲要》,教师提问:科学教育的关键目标是科学知识吗?
学生反复阅读各年龄阶段的目标,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点
分析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
结合案例分析讲解,培养实践能力
举例说明幼儿园科学活动的设计要求
从分析案例入手学习设计科学活动
复习教学法知识,学生设计教学片段,模拟试讲,小组评析
一、科学的含义
1.《辞海》中对科学的解释: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
2.当今社会对科学的解释:科学既是指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正确认识的知识体系,同时也是人们用科学的方法探索世界、获取知识的过程。
3.幼儿科学教育的概念: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进行感知、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
学生实践活动:
每人搜集一份有关动植物或自然现象或科学发明等方面的资料进行讲演。要求图文并茂、讲解简明清楚生动。
二、幼儿学习科学的特点
1.幼儿学科学开始于好奇心。
2.幼儿好活动,在活动中学科学。
3.幼儿学科学具有把周围事物拟人化的特点。
4.幼儿敏感于成人对他们学科学的态度。
幼儿科学教育的重要作用:
有利于幼儿好奇心的发展及对科学的兴趣和对周围世界积极态度的培养。有助于幼儿积累科学经验,发展智力技能,掌握学科学的方法和技能。有利于年幼儿童主动性、自信心、独立性、创造性等品质的发展。
三、幼儿园科学教育目标解读
(一)科学情感和态度方面的目标
激发幼儿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探索周围世界和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关心、爱护自然和环境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二)科学方法和科学过程目标
帮助幼儿学习探索周围世界和学科学的方法、技能-观察力、分类、测量、操作、思考、表达交流和解决问题等。发展幼儿的观察、思维能力、创造力、动手能力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科学知识
引导幼儿获取周围物质世界的广泛的科学的技术经验和具体知识,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表象水平上的科学概念。
幼儿园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和思维的教育,是作为科技社会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的教育。
四、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内容
列表对照小、中、大班科学教育的目标
科学教育小班中班大班
情感方面
方法技能方面
知识方面
当前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人体
(1)人体的结构、功能及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