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活动的性质、教材的特点、幼儿年龄特点、幼儿园环境和设备条件
一、直观类方法
包括观察法、演示法、示范法、范例法、欣赏法
1.观察法:含义、运用要点
结合教材案例P133《小蝌蚪》、P134《有趣的石头》
2.演示法:含义、运用要点
结合练习册P29演示技能
3.示范法:含义、运用要点
4.范例法:含义、运用要点
5.欣赏法:含义、运用要点
结合教材中案例:P83《春姐姐》(散文欣赏)
P181《漂亮的花瓶》(美术欣赏)
P166《金蛇狂舞》P168《梦幻曲》(音乐欣赏)
总结直观类方法特点:使幼儿直接获得感性认识,集中注意力引起兴趣,符合直观性原则和幼儿具体形象性思维特点。
二、语言类方法
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描述法、讨论法
1.讲述法:含义、种类、运用要点
2.讲解法:含义、运用要点
3.描述法:含义、运用要点
结合练习册P27讲解技能
4.谈话法:含义、运用要点
案例:P114《我们的鞋》(语言活动)、 P132《你喜欢冬天还是夏天》(科学活动)
结合练习册P28提问技能
5.讨论法:含义、运用要点
归纳语言类方法的特点:便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及幼儿短时内获得系统完整的知识。
三、实践类方法
包括练习法、表达法、游戏法、操作法、发现法、记录法
1.练习法:含义、种类、运用要点
2.操作法:含义、种类、运用要点
3.游戏法:含义、种类、运用要点
4.表达法:含义、种类、运用要点
5.发现法:含义、运用要点
6.记录法:含义、特点
结合P146《撒花瓣儿》(数学、数的组成)
实践类方法的优点:幼儿是学习的主体
分析幼儿园教学录像中基本原则和方法的运用。
第四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方法
一、直观类方法
二、语言类方法
三、实践类方法
板书
教学反思
课题名称:第五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结构和程序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明确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结构;
2.会分析、比较不同起点的活动设计优缺点;
3.培养幼教专业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重点/难点:在理解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重能力的培养,
能归纳、总结不同起点的活动设计优缺点。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幼儿园相关教案
教学过程:
教法提示教学内容
教师简要讲解
学生分析案例《几何形体分类》
教师重点讲解
案例分析法
提问:为什么不能照搬别人或自己以前的活动方案?
学生思考总结
课堂练习,以小组形式
小结一、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结构
1.开始部分
目的:集中幼儿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方式:猜谜语、讲故事、思考生活中问题、出示教具、设置情景教师的作用:发现问题,引发幼儿思考,为下一步的活动做准备结合练习册P24活动导入的方法
2.基本部分
目的:完成活动任务
教师根据活动目标,确定重点难点安排幼儿活动,设计活动的方法、形式、手段。
3.结束部分
归纳整理活动内容,评价、展示活动成果
活动延伸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程序
要素:目标、兴趣需要、内容材料、活动
要素不变,设计程序可变
1.以目标为起点的活动设计程序
根据本班幼儿的活动目标设计活动
见图2-5-1:目标→兴趣需要→内容材料→活动
2.以兴趣需要为起点的活动程序
书中案例P73《鱼吃什么》
在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中,常常隐含着重要的教育价值,教师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探究的问题,结合幼儿的经验,扩展成集体教学活动,生成有效的教育活动。
见图2-5-2和图2-5-3:
兴趣需要和经验→目标→内容材料→活动
兴趣需要经验→内容材料→目标→活动
3.以内容材料为起点的活动程序
一年的季节和节日、必要的学习内容、传统的优秀教材、生活中偶发事件作为教育活动设计的起点
见图2-5-4和图2-5-5
内容材料→目标→兴趣需要→活动
内容材料→兴趣需要→目标→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