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对过程模式与目标模式的理解,归纳总结二者区别
见表4-1-1
板书:
第一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模式概述
一、教育活动模式
二、目标模式
三、过程模式
四、过程模式与目标模式的比较
作 业根据对过程模式与目标模式的理解,归纳总结二者区别
教学反思
课题名称:第二节 学科课程模式与综合课程模式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学科课程模式和综合课程模式的含义及特点;
2.理解两种课程模式的目标、内容,掌握两种课程模式的组织
3.适应幼教改革与发展的要求,树立创新的教育观念。
重点/难点:理解两种课程模式的目标、内容
学会组织幼儿园分科课程教学活动和综合主题活动
教学准备:参考资料《幼儿园活动教程》《幼儿园语言、计算、常识、音乐、体育、美术分科教学法》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教法提示教 学 内 容
学生阅读资料教师简要讲解学生理解含义
教师讲解剖析要点
学生阅读归纳
学生列表对照分析六学科的不同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
学习六科教学教案《光和影子》(大班常识)《花样玩球》(大班体育)《7以内的叙述》(中班数学)《月亮》(中班语言仿编诗歌)《办家家》(中班音乐歌曲《非洲面具》(装饰画)
观摩幼儿园教学活动听看课记录教学活动过程
教师提问学科课程的特点,介绍在此背景的基础上产生综合主题课程模式
简要讲解
学习案例:
系列综合主题-《我和蔬菜做朋友》、小型综合主题教育活动:《春天》
小结一、学科课程模式
(一)学科课程的含义
以学科为中心,又称分科课程。
(二)学科课程的特点
1.学科课程模式以知识组成学科,强调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把知识教学放在首位。
2.学科课程模式充分发挥各学科的知识特点及各学科的教学规律,不同学科有不同的内容、教学方法、方式手段。
3.学科课程模式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的思想,促进了教学过程的优化。
4.学科课程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重智轻德、重上课轻游戏的倾向;过分强调学科自身的系统性,忽视各学科之间的联系,造成内容重复割裂;分科过细单科拔高,使幼儿学习与教师授课负担过重。
(三)学科课程模式的实施
1.根据幼儿园教育总目标,确定各学科教学目标、计划、任务。
2.注意各学科知识的纵横联系和各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提高幼儿整体教育的效益。
3.教师要积极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活动。
4.改变重智育轻德育,重上课轻游戏的倾向。
(四)学科课程各学科的培养目标
体育、语言、常识、数学、音乐、美术
(五)幼儿园六科教学内容
(六)学科课程的教学模式
学科课程侧重知识体系的安排,教学形式以集体教学、分组教学为主。
确定目标-选择内容-活动策划(选择组织方式教学策略)-分析评估
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主导,大致分
1.教学前,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教学中 ,教师通过启发引导,帮助幼儿寻找发现学习相关的知识,形成相关概念。进行思考
3.教学结束时,教师启发幼儿联想,促进多学科之间的联系,提高幼儿的思维水平。
案例分析:
1.开始部分:幼儿教师运用了哪些教学方法来吸引幼儿注意力,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教师如何向幼儿交代这次教学活动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
2.基本部分: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传授知识技能具体分几个步骤来完成?每个步骤之间是怎样过度的?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用了什么教学方法?提出了哪些问题?幼儿是怎样回答的?当幼儿回答的答案与教师想要的理想答案有一定距离时,教师是怎样应变的?教师是如何做教具演示的?教具和教具演示在该教学环节中起到什么作用?幼儿在操作实践时,教师都做了哪些辅导安排?为了使幼儿集中精力学习,教师都采用了哪些方法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3.活动结束部分:教师如何总结教学活动的收获及幼儿的学习态度?教师提出了哪些要求以激发幼儿再学习的欲望?
二、综合课程模式
20世纪80年代,我国掀起改革开放的热潮,幼儿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深切感受到当时幼儿园课程难以适应科技社会发展对教育培养人才的需要,审视其弊端:
分科教育使各科教学有了系统性,但对各科之间的关系和联系缺乏研究,对幼儿园教育内容和过程缺乏整体性思考。由于分科教学的重点放在教材教法上,而教学又一贯被理解为上课,因而上课当作幼儿园的主要活动,而其他活动的教育作用很少研究发挥。由于各科教师对教师"怎样教"考虑的较多,而对幼儿"怎样学""效果怎样"考虑的少,幼儿积极性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同时由于重上课,强调集体的统一要求,忽略个别发展,幼儿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没有得到重视,因而全面发展的教育任务难以落实。综合课程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