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教师焕发青春风采 让幼儿学堂充满生命活力(20)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10月06日 00:34:31

  二、把表达的自由还给孩子。

  《纲要》中提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已习惯老师讲,幼儿听,教师是主角,除了少数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说上几句,更多的是面无表情的听众,大大阻碍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更不能给幼儿情感上的满足。教师必须大力改革语言课堂教学,尽可能营造宽松、自由、愉悦的课堂氛围,不能让"以幼儿为主体"这一理念成为一句口号说在嘴上,做在形式上。要把传统教学中束缚幼儿的"规矩与限制"彻底打破,彻底解放幼儿,把表达的自由还给孩子,给幼儿创设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语言环境,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思想, 表露自己的情感, 使他们在自由表达中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潜能。

  1.创设情景,让孩子想说、有机会说,宽容孩子的"失言", 使孩子敢说。

  语言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鼓励幼儿想说就说, 而且要创造一切机会让幼儿充分地说。在不断的语言交锋中, 幼儿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个性潜能都会得到长足的发展。教师要鼓励幼儿标新立异, 敢于逾越常规, 敢于暴露自己的思想, 说别人所未说的。如在关于"怎样帮助猫医生过河"这一讨论环节中中, 幼儿大胆猜测, 各抒己见。有的说让大象把河里的水都吸干,让猫医生走过河;有的说在河对岸立一根棍子,把猫医生弹过河;有的说如果河边有一些木板可以让猫医生坐在木板上划过河;有的说请两只小鸟叼一个棍子,让猫医生吊在棍子上飞过河;有的说请猫医生坐在热气球上把它送过河等等想法。幼儿表达出的奇思怪想,令老师惊讶不已,大加赞赏、鼓励、表扬。创造的语言闪现着智慧的火花, 课堂由此出现了生动活泼的局面。

  2.幼儿在语言学习中"失言"是经常的, 也是不可避免的。

  有的是因为表达和思维发展的不均衡而词不达意, 有的是因为一时思路不畅而结结巴巴, 有的是因为暂时性的思考目标转移而答非所问……"犯错误是孩子的权利", 随着语言知识的积累和自身素质的提高会逐渐消除。面对孩子的"失言", 教师要采取宽容的态度, 耐心倾听, 言语鼓励,"多一点宽容""多一点赞赏""多一点微笑", 消除一切胆怯、困惑,让幼儿感受到做人的尊严,表达的乐趣,享受被尊重的快乐。

  在语言活动中,通过幼儿口述, 教师、家长记录整理, 录音机的录音、摄像机的摄像等多种形式再现情景,解放幼儿的手脚,让他们自由地动起来, 不在乎坐得是否整齐; 解放幼儿的大脑, 让他们自由地思考, 不在乎答案是否标准; 解放幼儿的嘴, 让他们尽情地说, 不在乎是否失言; 解放幼儿的时间和空间, 让他们拥有属于自己的天地, 拥有属于自己的思想, 以及表达自己思想的权力,把表达的自由真正还给孩子。

  三、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激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自从多媒体问世以来,它已经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它通过多种传媒手段,可以产生出生动活泼的形象,丰富多彩的内容,清晰标准的发音和情节相关的音响效果,为幼儿学习语言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视觉、听觉的交互式语言环境,既能引起幼儿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的,又能烘托文学作品表达的情景气氛,对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帮助。

  电教媒体能够展开事物和现象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使声音和画面并存,使抽象的概念,呆板的文字变成赏心悦目、富于变换的画面,生动直观地将信息再现于幼儿的感官,通过听觉视觉器官的协作运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可见,培养兴趣要靠多媒体电教手段去创造情境,相应的情境氛围会使幼儿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学习兴趣,从而轻松愉快地去接受知识信息。

  例如:动物们帮助猫医生过河电脑动画中,通过荧屏呈现动物不同的过河方式时,孩子们一下就被吸引住了,不时发出阵阵愉悦的笑声,幼儿被这生动、直观的画面深深吸引了,产生了强烈的参与欲望,自然引起了学习兴趣。

  电教媒体具有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动作相宜,感染力强等特点。利用这一特点,用声像再现或创设教学所需的情境,使幼儿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激发幼儿的情感,例如,在欣赏故事时,孩子们听到森林里的动物生病了,说话声音都无精打采的,心里就很着急、很难过。当幼儿被引入到故事的意境中时,情感自然就被激发出来。

  四、鼓励教师在反思中成长。

  通过这种五段互动式培训,从视觉和观念上都带给老师一次强大的冲击,它打破了传统培训方式的沉闷、单调,将五个培训环节围绕同一个主题、同一个目标,用不同的方式去实施、展示、研讨,除了参与了本次活动的老师,幕后的老师也是议论不断,感叹不断,在活动中她们见证了活动的改革创新,新老师的成长,"教师即研究者"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美国的心理学家波斯纳给教师成长出了一个简洁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反思是一种思考,一种意识,一种习惯,一种能力,也是当前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通过"反思性教学"和自我反思能力的提高,教师能够实现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良性循环,促进教师教育素养的提高。教学反思能够促进教师加强理论学习,并运用理论设计和指导自己的教学,正确分析和认识各种的教学现象,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对策-付诸实践-及时总结"即"五步学习培训法",使教师在自我反思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有了自觉的学习、主动的反思就会有充满活力的实践活动。在不断的学习、实践、反思中体验成长、感悟成长、获得教育的真谛。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