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与过程协调统一,活动的过程能为目标服务。郑老师能很好地把握活动的节奏,无论是活动的导入还是交流讨论,每个环节的过渡自然和谐,层层递进,让孩子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大胆地表达、操作。郑老师通过帮助小猫医生过桥的线索让幼儿在活动中能让幼儿开动脑筋想出多种多样的办法同时能大胆的用完整的话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活动中老师还利用了多媒体课件,并结合课件让孩子进行观看故事情节和动物展开想象,引起幼儿兴趣,使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活动目标明确,课堂气氛轻松愉悦,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活动中主动,大胆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在课堂上幼儿的活动组织有序,层次清晰,重点突出。老师能以亲和的态度和灵活的活动形式建构安全、平等的学习环境。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参与性和操作性。同时郑老师的教学基本功也很扎实,教学语言生动活泼,简洁流畅,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幼儿学习态度积极,情绪良好,在经验、能力等方面也获得了相应的提高。
在交流讨论环节中,教师通过引导幼儿观察、想象等方法,让幼儿来展开想象。使幼儿大胆想,大胆说,语言活动中让幼儿用正确完整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很重要的,郑老师在每个幼儿表达时都能很亲切的引导幼儿的用词,用语,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话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使幼儿能及时改正错误。为幼儿以后的语言表达能力做了很好的铺垫。
扩展经验,幼儿在区域里进行故事续编的,环境很好,可以让幼儿除了用语言表达,还可以用更多的形式来表现出幼儿的想法,让幼儿自主操作,更好的激发幼儿的创编能力。
二、自我反思
此次观摩活动最大的收获就是,课程要适合幼儿的同时要让幼儿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引出了幼儿的兴趣,孩子才想去参与,想去表现。我明白了无论是幼儿还是老师,做任何事情都要勇于尝试,因为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你才能发现问题之所在,才能收获,无论事成功还是失败,那对于我们的专业成长都是有很大助益的。
在学习之余,也反思了自己的情况。平时在园,活动准备显得很仓促,不够全面,在教学的时候,往往只是遵循教科书上的方法步骤,不能够将它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多采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来进行。此次的观摩活动我受益匪浅,我决定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很好地学习、借鉴老师们的丰富经验,多探索,多发现,多思考,更好地融入活动情境,放开自己,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让每个孩子都能快乐地接受知识,快乐地学习生活!
"五段互动式"之观摩课有感
沙井中心幼儿园 林 芳
有幸参加了区教科培中心推出的"五段互动式"培训,李芸老师的专题讲座,坚持了教育理念与教学活动实践的结合,并用大家熟知的案例印证了自己的观点,同时,李芸老师的精彩讲座在郑统旋老师的课堂演绎中得到了展现,精彩纷呈,让我们更直观深入地看到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尤其是现场点评,同行辩课,为参训的老师提供了借签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的确,受益匪浅,感触颇深:
一、故事教学中可以很好使用多媒体技术
对幼儿来说学习兴趣往往是他们学习的直接动因。然而兴趣和动机并不是天生就固有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来满足幼儿的探究心理的需要而引起的。而"多媒体"的合理运用能使这些因素得到优化,更好地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郑统旋老师借助"童易"多媒体利用它集图、文、声、像为一体的特点,为幼儿营造充满情感,如临其境的氛围,多方位地刺激幼儿的感官。使幼儿在特定情境中,不但能获得大量生动、形象、具体的表象,而且能感受到特定的气氛的感染,活跃幼儿的思维,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发幼儿学习的动力。幼儿故事往往在语言上讲求稚拙,在表达上讲求简洁,在内容上讲求童趣。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故事的人物不断增多,内容不断丰富,情节愈加复杂,语言愈加含蓄。故事的这些特点,均是基于幼儿阅读和理解故事的认知心理基础。教师在组织这样的语言活动时,也充分考虑到了故事自身的特点和幼儿的认知特点,多采取配合图片讲述或结合实物或录音磁带讲述等方式。但长此以往,这种做法很难保持幼儿的注意力,且大量的图片绘制也占用了教师许多宝贵的备课时间。因此,将多媒体这一现代技术与故事教学结合便应运而生。故事的曲折情节完全可以通过连续的幻灯片切换表现出来,故事中的人物也可以从素材库的大量图片中找到,并添置上动画效果,这将彻底改变应用传统图片时教师"说动不动"的尴尬,教师只需按一个按钮即可完成故事情节的变换,这与运用图片讲述时教师不停移动图片相比,简单而又省力得多。由此,教师也可将大多数的时间运用在讲述解释和与幼儿的互动上,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使教学过程更加灵活、有趣。这些会哭会笑会叫会跳的人物,配合上鲜艳和谐的画面,即将整个故事演活了,幼儿也就自然而然地走进故事情景中,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提高了他们听故事的兴趣,对故事的理解更能准确把握。
二、老师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让孩子敢说、想说、爱说